为什么“儿大要避母,女大却不避父”?并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父母任何一方的角色都不可缺失 , 以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 但孩子逐渐长大 , 进入青春期之后 , 老一辈人就提出“儿大要避母 , 女大却不避父” 。 对于这种说法 , 有人认为是迷信 。 其实 , 这并不是迷信 , 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
案例张敏的儿子六岁了 , 从小就备受父母的宠爱 。 由于张敏的老公工作比较忙 , 回家陪儿子的时间并不多 , 平时主要还是张敏照顾儿子 , 这就导致儿子对妈妈的依赖性很强 。
朋友多次劝张敏对儿子适当放手 , 告诉她“儿大要避母” , 要与儿子保持距离 , 早点让孩子学会自理 , 学会独立 , 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 否则 , 孩子将来也是一个“妈宝男” 。
为什么“儿大要避母,女大却不避父”?并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文章插图
张敏也发现儿子过于依赖自己了 , 总爱黏着自己 , 不仅性格软弱 , 还比较爱哭 。 张敏听取了朋友的劝告 , 不再凡事管着儿子 , 而是与儿子保持适当的界限 。
过了一个月 , 张敏就发现了儿子的进步 , 他不仅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了 , 也没有以前那么爱哭了 , 遇到事情也会想办法解决 , 或者主动与妈妈商量 , 寻找解决的办法 。
不少父母存在类似的情况 , 过于宠爱孩子 , 舍不得放手让孩子成长 , 就会导致孩子过于依赖父母 , 与父母没有界限 , 很难真正成长 。 最终 , 父母的宠爱就会成为伤害孩子的“武器” 。
【为什么“儿大要避母,女大却不避父”?并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若是妈妈不懂得“儿大要避母”的道理 , 就会导致孩子性别概念模糊 , 不利于孩子对两性差异的正确认知 。
为什么“儿大要避母,女大却不避父”?并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文章插图
“儿大要避母”到底是避哪些方面呢?1、避免孩子性早熟
儿子会逐渐长大 , 母亲就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裸露身体 , 不可与孩子过于亲密接触 , 避免孩子过早出现性早熟的现象 。
若是孩子性早熟 , 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 , 过早发育的性器官还会给孩子带来本不该承担的负荷 。 与同龄人相比 , 孩子在性器官与外貌上 , 会提前进入衰竭状态 。
2、避免孩子人格缺陷
“儿大要避母” , 母亲适当放手 , 让孩子自己成长 , 有利于孩子更快更好地形成健全的人格 。 若是儿子过于听话 , 就可能成为“妈宝男” , 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完善 。
孩子往往表现得过于听话 , 对母亲过于依赖 , 缺乏应有的男子气概 , 在成人后仍然会有不成熟的表现 。 在结婚后 , 如果孩子过于听从母亲的话 , 还会加深婆媳矛盾 。
为什么“儿大要避母,女大却不避父”?并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文章插图
3、避免孩子实践能力不足
“儿大要避母” , 孩子可以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 , 能够在探索中磨炼和成长 , 变得勇敢与睿智 。 母亲与儿子在生活、学习上都要留有空间 , 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 独立思考 , 学会生活上的自理和独立 , 孩子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 而母亲的过于干涉 , 只会限制孩子实践能力的发展 。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 , 对男孩的要求比较高 , 一定要有男子气概 , 要有坚毅勇敢的性格 , 敢拼敢闯 , 男孩长大后才能独当一面 。 若是男孩过于柔弱 , 缺乏主见 , 就会遭到嫌弃 。
为什么“儿大要避母,女大却不避父”?并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文章插图
“女大却不避父”究竟有什么科学依据?1、培养女儿开朗的性格
父亲作为男子 , 表现比较沉稳、大度 , 对女儿会更多一些包容和忍让 。 父亲在增进亲子关系上 , 能够起到较好的关联作用 。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 , 父亲会用心倾听女儿的心声 , 让女儿可以宣泄成长的烦恼以及不良情绪 , 有利于女儿的健康成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