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的漆面,夺目的纹样,如同荡漾的水波被存封到了一件器物的表面。驻足观赏,眼前的画面分明是静止的,可奇妙的是,这炫彩斑斓的纹饰总让人觉得仿佛行云流水一般,在器物表面随光流动,美轮美奂。这样的人间奇观便是由人,手工创制,是众多漆器中的一种,取名“犀皮漆”。
文章插图
中国的漆器自古以来异彩纷呈,全国多地都有遗存,其中,黄山徽州的屯溪算是主要产地。徽州的漆器之所以兴盛,与当地因气候环境而作用丰富的漆树资源有关。从古至今,这里的天然生漆就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加上当地徽墨的产业相伴,以漆为饰的器物便随之兴盛起来。漆器中,一般又分为脱胎漆器、描金彩绘、螺钿镶嵌、犀皮漆、漆砂砚、百宝嵌等,其中在工艺造诣上,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这流光溢彩的犀皮漆。
文章插图
何为犀皮漆
这是一种传统大漆工艺中具有工匠精神代表性的漆艺表现形式,与字面意思上的“犀牛皮”并无什么瓜葛。在过去,“犀皮”又写作西皮、犀毗、虎皮漆、波罗漆。其说法有二,一种是取“毗”(指犀牛的肚脐)字,描述为“其脐四旁,文如饕餮相对。中一圆孔,坐卧磨砺,色极光润”,即像犀牛皮的纹样一般而取此名。另一种则是取“西”为主,说其样式是受到西方马鞍下垫子(即马鞯)画面的启示,仿制而成,因此得名。但无论说法如何,它们都共同指明这是向一种主要以黄、赤、黑三色堆叠而成、纹理似犀皮或虎皮的工艺,其独有的特点为:表面光滑,色彩相叠,斑驳陆离。
文章插图
考古浅析犀皮漆
查看相关资料发现,犀皮漆的历史线索较为琐碎,至今还难以梳理出完整路径。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八十年代在马鞍山考古三国时期东吴大臣朱然的墓时发现一对犀皮漆双耳杯,算是目前所发现关于犀皮漆出现时间的最早佐证。
文章插图
犀皮漆双耳杯
其余的证据器物或文字信息则分别来自于唐、宋、元、明、清时期。在相关学术研究中认为,犀皮漆的技法可能在唐朝已得到相关传播,到宋朝、元朝时,技术进一步取得发展,同时以此制成的器物广为流行,颇受达官贵族喜欢。到明朝时,更有当时的漆工名匠黄成写作《髹饰录》,以全面记述了各种漆器的技法而出名,其中就有“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对犀皮漆的文字记录。
文章插图
到了清朝,漆器工艺品的光辉更加闪耀,从匣盒到家具,能被用作胎骨的器物皆可被犀皮漆的工艺漆之制作,甚至还被当作贡品进贡到皇庭内。当时,犀皮漆器的使用功能性的淡化似乎被埋下了种子,从“工”转“艺”的过程从此明亮。
文章插图
不过,犀皮漆的工艺能走到今时今日实属不易。据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在现代机器工业化的冲击下,此手工技艺的延续差点戛然而止。制作技艺也远远不及过去,成品品质非常一般。直到千禧年之后,犀皮漆又渐渐因有人“弃商从艺”而继承这门传统技艺,把它延续至今,并制作出出彩的精致作品。
文章插图
人为雕磨呈现自然之美
推荐阅读
- 雷学刚: 心若止水 宛如菩提
- 大方漆器:古朴润泽的东方神韵
- 陈天灨:脱胎漆器“守艺人”
- 岑参很轻松一首诗,言语幽默,以小见大宛如一幅风俗画,很有意思
- 简洁雅致的素髹漆器(文明之声)
- 中国漆器:祖先制作的优美绝伦的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 索契|俄罗斯索契高加索山脉冬日银装素裹 宛如童话仙境
- 玉箫终于上线了,出场时一袭白衣宛如仙子
- 小伙|“80后”小伙的梨园金梦:加工戏剧服装宛如戏中人
- 漆器的发展|这个地方曾因习俗烧掉不少古董,最终历经百年,收藏了件稀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