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是个茶痴,又极爱文字,因此,只要发现跟茶相关的文字,小约都会习惯性看看。
最近,通过一篇《戒茶》,小约认识了一位幽默的文学大师——老舍。
【 患者|重度茶饮患者老舍的自白:《戒茶》!】通过这篇揶揄风趣的文章,一位带着浓厚老北京风格的茶痴作家形象跃然纸上。虽然茶痴大咖小约近来介绍过不少,最有趣的却莫过于这位。
文章插图
老舍的《戒茶》,分明是一位断不得茶的重度茶瘾患者,对吃不起茶的控诉。文中那浓浓的怨念,实在是让小约忍俊不禁。
老舍先生自述“咖啡、豆蔻、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茶之于老舍,就如同咖啡之于巴尔扎克。据说巴尔扎克写作有个特点,一壶咖啡一支笔,边喝咖啡边写作,我们的老舍同志一杯热茶一纸文,想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一位地方风格相当浓厚的作家,老舍的笔可谓是写活了老北京。看那京味浓厚的文字,或许你压根儿想不到他也是位喝过洋墨水的学者。
文章插图
或许是胡适这位洋博士的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留洋学者的印象往往都如他一般的中西合璧,文质彬彬。老舍虽也留过洋,但那份属于老北京人的特有的幽默,却刻进了骨子里,从不曾改变。
就算是西洋日常,老舍笔下总也少不了京片子看世界的幽默。就如同《二马》中的北京人老马在伦敦时,看那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横竖就是看不顺眼——
“花钱吃东西,还得他妈的自己端过来,哼!”
文章插图
这傲娇的口气,让小约都忍不住跟着“哼……”了出来。对于国外的冷食冰饮,老马更是不习惯,每每此时,便怀念起在北京,下个馆子吃饱了饭,还有口热乎的茶水消消食……通过老舍的文字,一切跃然纸上,读来倍感生动贴切而有趣。话说好的文学都源自于生活,老马的这些经历,老舍想必也都亲历过。
与老舍合作过的老艺术家于是之曾回忆,当年《茶馆》在国外演出时,老舍总要捎上暖水瓶,茶叶更是随身携带。对老舍来说,似乎除了热茶,什么都无法解渴。因此,就算人在国外,不管是演出还是访问,他都会自带茶叶和暖水瓶,供随时饮用。据说有一回,大家伙儿忙起来把老舍的暖水瓶给撂下了,结果老舍渴得嗓子冒烟,直嚷嚷着要喝茶。
文章插图
相对来说,苏联人可就贴心多了。有一年,老舍到莫斯科开会,对方了解到老人家爱喝茶,就特地为他备了热水瓶,这可让他高兴坏了。不过,俄罗斯人虽然也有喝茶的习惯,毕竟习俗不同。结果,老舍一泡茶才喝了没几口,转头就被服务员给倒掉了。
其实服务员也是一番好意——对于他们来说,没喝完剩在杯中的茶叶,自然是不要的,便帮忙给倒了。老舍可不高兴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一泡茶可是可以愉悦地喝上大半天的呢。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幽默的老北京作家老舍同志对于茶的热爱,是想戒也戒不掉的。正如同他所说的“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么活着,干嘛活着。”
看来,这重度茶瘾患者,非老舍莫属啊!
推荐阅读
- 虫恐患者的终极考验,两米多长的“蝎子”
- 他们用美文和美乐为患者送去温暖和力量
- 成人童话,也是“司汤达综合征患者”的聚集地!
- “朦胧诗鼻祖”食指:当记者去采访他时,已经是位“精神病”患者
- 「让梦想飞」逆天改命!脑瘫患者七年苦练 画作远销欧美
- 罗伯特·瓦尔泽:精神病患者,或自我流亡的天才作家
- 医学微小说|众医仙合办医生集团,程灵素却独被患者高赞…… | 集团
- 文化周|残疾人文化周 丰富精神障碍患者业余文化生活
- 患者|如此可爱的水彩龙,竟然出自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艺术家之手
- 贾芸|拖延症患者,可以学学王熙凤,她是个办实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