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二 )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因为早有诗名,杜审言的为人也很狂傲。《新唐书·杜审言传》就记载了杜审言的一段往事: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杜审言病重期间,后辈诗人宋之问、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对二人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遗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
另外,关于杜审言的狂,还有两件小事可以佐证。其一说的是,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杜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他问旁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此话的人大惊,忙问是何原因,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其二,杜审言还曾对他人说:“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成为学生。”能说出如此狂语的,是得要多大的自信啊!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新唐书·文艺传》)
正是因为口没把门的,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杜审言的仕途一直不顺,武后圣历二年(699年),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的司户参军,被赶出京城。此时,本文的第二个主人公就在出场了,这个人就是杜审言的次子杜并。杜审言共有四子五女,长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杜并是杜甫的二叔。
杜审言被贬吉州司户参军后,他狂傲自大的臭毛病一直没改。审言“又与群僚不叶”,得罪了司户郭若讷,老郭就跑到司马周季重面前去告杜审言的黑状,结果,两人不惜罗织罪名,将杜审言逮捕下狱,并且还密谋要将杜审言处死。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杜审言的次子杜并听说后,悲痛欲绝,年仅十三岁的杜并一心想着要为父报仇。不久,杜并就找到机会混入司马府的宴会上,乘着周季重与众人推杯换盏之机,突然从袖中抽出匕首,朝周季重猛刺。司马府内的官兵闻变,也立即围拢上来,将杜并乱刀砍死。
吉州司马周季重由于身中多刀,也重伤不愈,奄奄一息。临死前,他说了一句非常懊悔的话:“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杜并手刃朝廷命官一事,一下子传篇朝野,杜并的孝义也名动天下。时为左台监察御史的苏颋(唐玄宗宰相,封许国公,善于文学,与燕国公张说齐名,时称“燕许大手笔”)专门给杜并写了墓志,赞其曰:“安亲扬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殁而犹生。”
杜并父审言,善五言,尤攻书翰,恃才蹇傲,深为时辈所嫉,自洛阳丞贬吉州司户。又与群僚不叶,司马周季重与司户郭若讷共构之,审言系狱,将因事杀之。并年十三,伺季重等酣宴,密刃刺季仲而死,并亦见害。季重临死叹曰:“吾不料审言有此孝子邪!若讷误我至此。”审言由是免官,归东都,自为祭文以祭并。士友咸并孝烈,苏颋为墓志,刘充济为祭文。则天召见审言,甚嘉叹之。(《唐新语》)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武则天听说此事后,又将杜审言召回京师,改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不久,又奉召回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病逝,享年63岁。杜审言病逝后,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