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杜甫的爷爷很狂傲,自己一再遭贬,结果害死儿子,惊动武皇。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竟对他赞不绝口。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杜甫有首五言长诗,叫《赠蜀僧闾丘师兄》,其诗曰: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
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
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
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
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
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
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
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这首诗,是杜甫写赠给好友闾丘僧的,其中,有两句诗为“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说的是二人的祖辈就是同朝为官的好朋友了,并且,还不如夸耀地将自己的祖父隆重推出。这两句诗的意明就是,他祖父的古诗才是冠绝古今的好诗,和你的祖辈同一年受朝廷重用,如此算来,两家算是世交了。
闾丘僧的祖辈是闾丘均,是益州成都人,初唐时期以文章著称,著有文集三十卷。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杜甫的爷爷,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曾为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全家随之定居巩县。杜审言是唐高宗咸亨年间的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
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对于律诗的最终形成,是卓有贡献的。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就曾这样评价过杜审言:“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 。”
杜审言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由此看来,杜甫以“吾祖诗冠古”来评价其祖父,也是情有所系的。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仇人|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对他赞不绝口】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杜审言的朋友,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虽有诗名,但是,仕途却很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后,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的杜审言,却要远离京洛,到江阴这个偏远小县任职,心里很不爽。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结识了同郡的晋陵县丞的陆某,闲时两人会同游唱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就是此时即兴写出的一首和诗。
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全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从格律上来说,这首诗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律诗作品,平仄和谐,内容丰富,对于伤春思乡之情的表达也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契合人物的基本形象和思想感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