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讲座|中国古代战争的神话、想象与细节( 二 )


在汉高祖时代,平城之战的惨败就暴露出了中原步兵对付北方骑兵的一个重要缺陷,即缺乏机动性,你慢人家快,很容易被别人包围,把后勤线切断。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代,为了对付匈奴骑兵,汉武帝天才地想到了一个办法,你有骑兵,我为什么不能也发展骑兵?汉武帝发展骑兵的一个筹码是什么?中原王朝发展骑兵跟游牧民族发展骑兵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性价比远远不如草原民族——骑马养马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游牧民族发展骑兵的训练成本很低,养马成本也很低,而中原王朝限于地理环境和农业生活方式,发展骑兵是成本很高的,养马贵,训练骑兵也耗时收效慢。所以中原王朝发展骑兵有一个很重大的前提,要有钱。而汉武帝他不缺钱,为什么不缺钱?因为武帝之前有文景之治,也就是汉武帝爹和祖父的两个钱袋加上他自己这三个钱袋的鼎力支持下,汉武帝开始在汉帝国境内养了大批的战马,做好了充足的物质准备。
汉武帝有了战马,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知道骑兵除了马之外,还有坐在上面的士兵,游牧民族骑兵天生就在马上长大,但是我们中原王朝的人都是农民出身,短时间内无论怎么训练,都不可能训练成技术很高超的骑兵。在作战能力上,特别是骑马射箭技术和匈奴人的差距更是无法弥补的。汉武帝在卫青、霍去病这两位亲信的帮助之下,创造出一个新的战术,即骑兵正面冲击战术,不用需要大量时间才能掌握的骑射战术,就拿着长兵器拿着刀,跟你拼命,跟你进行肉搏战,跟你进行白刃战。这样不仅最大程度上掩盖了汉朝骑兵骑射能力的薄弱,还可以在一命换一命中放大汉军的人力优势。除了人多以外,正面冲击战术还能发挥汉朝一个很大的优势。从政治结构上来说,汉朝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纪律性要强于匈奴人的松散部落制,而正面冲击战术正是需要纪律性的。匈奴骑兵的技战术水平很高,他们喜欢骑射战术,但是他们相对来说不愿意用正面冲击战术这种搏命的方式去战斗,而匈奴单于也没办法有效驱动松散部落制下的匈奴人去搏命——老话说就是,会打架的怕拼命的,所以靠这种搏命的正面冲击战术,汉武帝几次征伐匈奴都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除了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的反击之外,李世民时代的唐灭东突厥也是以骑制骑。唐朝刚立国的时候,东突厥当时可能是东北亚最强大的国家,当时有种有名的说法是唐朝为了统一中原,不惜向东突厥汗国称臣。为什么称臣?第一个政治上要争取时间来统一中原;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突厥当时的骑兵优势,动辄几十万骑兵的压力,对当时唐朝提出了一个很大的军事挑战。唐朝对付东突厥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以骑兵打骑兵。唐朝当时发展出了一支完全仿造东突厥的轻骑兵军团。在隋炀帝时代,隋朝的骑兵的战术风格不是轻骑兵,而是重骑兵,重骑兵的好处是正面攻坚能力很强,但是速度慢,机动性较差。所以,重骑兵的优势是去冲击步兵,但对付轻骑兵是不行的。唐朝有针对性地为了对付东突厥,就发展出一支很强大的轻骑兵,当时甚至有个说法是以突厥为师。唐朝凭借这样一支很强大的轻骑兵军团,运用闪电战战术,不停地连续作战,不给东突厥骑兵任何喘息机会,打败了东突厥。
除了以骑制骑,还有以步制骑。为什么会要用步兵打骑兵?其实很简单,培养骑兵需要强大的财力,以骑制骑是一个王朝强大的时候才可以有的,在大部分时候中原王朝处于守势,主流方式还是用步兵对付骑兵。中原王朝的历代将领想出很多天才的战法,都是关于如何用步兵对付骑兵。比如汉朝,除了用骑兵跟匈奴骑兵打仗之外,弓弩得到了一个大的发展,步兵用远程的弓弩来对付匈奴骑兵。在李陵出征匈奴时,他的弓弩加步兵密集结阵,就给缺乏攻坚能力的匈奴骑兵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后来南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发明了一个很有名的阵法叫“却月阵”,前方放很多战车,阻挡鲜卑骑兵的快速冲击,战车上面有很多弓弩,还配置了长矛阵,背后是河,河上有很多船,打不过了,可以通过后面船走,要对付的是前方和左右三面的骑兵。这样布阵的好处是可以输送援兵,以及把最薄弱的后方保护住了。据说刘裕就是靠着却月阵,几千步兵大败北魏的几万骑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