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讲座|中国古代战争的神话、想象与细节( 三 )


 战争|讲座|中国古代战争的神话、想象与细节
文章插图
以步制骑还可以用一些特别的武器。岳飞大败金兵的时候,有个著名的武器叫“麻扎刀”,类似于斩马刀,用来砍马腿。用大刀砍马腿说起来简单,但需要有很强的纪律性,因为骑兵高速冲过来,火星碰地球,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战场态势,对步兵的心理冲击很大,步兵千万不能在骑兵冲过来就跑,历史上大部分步兵惨败于骑兵,其实就是因为骑兵冲过来,步兵很快就溃散了。
 战争|讲座|中国古代战争的神话、想象与细节
文章插图
麻扎刀
说完冷兵器,我们再谈谈热兵器。热兵器第一个影响战争的节点,是在明朝初年,当时明代火器发展到一个高度,发明了火铳,为了对付北方的蒙古骑兵,明成祖成立了中国历史上、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专用火器的部队——神机营。
 战争|讲座|中国古代战争的神话、想象与细节
文章插图
火铳
第二个高潮跟中国本土的火器没有关系了,西方的火器后来居上,满洲八旗骑兵崛起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明朝军政精英引进了西方更先进的火器,也就是著名的红夷大炮。红夷大炮一进明朝,第一战就在宁远之战中取得了大胜。当时袁崇焕还发明了一个全新的战术,这个新战术现在说起来很好笑,就是把大炮放在城墙上。我们现在觉得很奇怪,把大炮放在城墙上还需要想吗?需要发明吗?还真需要发明。火器刚发明的时候,其实是个野战兵器,一开始真没想到把大炮放在城墙上。皇太极继位之后,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几次重大受挫后,满洲人发现红夷大炮是很厉害的,也开始仿造。到了明清战争末期,清军的火器装备,无论是技术还是数量都不下于明军,甚至超过了明军。红夷大炮刚出现的时候,是帮助明军取得了大胜,但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很可能清军入关这么快,反而跟红夷大炮的应用有关,明朝的那些城墙对北方骑兵而言再也没那么可怕了。所以说一个新的武器出现,可能是有着一个清晰的目的,但出现之后这种武器发展的走向,就不取决于你的主观意志了。
Q&A;
Q:老师,您研究古代战争,一般会从哪些面向来切入呢?比如是会从自己比较关心的战争事件吗?
A:我觉得关心和兴趣是一个维度;第二个可能比较重要的就是与战术、武器革新最有关的,同时是对中国历史相对更有影响的一些战役。
Q:请问在做战争史的整理时,中国的古典文献大多是由推翻前朝的新朝所编写,史官改动部分较大,那么你是怎么确定其中的准确成分呢?
A:这个问题其实是普遍性的。但古典文献里其实对战争提得不是很多,所以相对来说,战争史的这个问题没有政治史那么严重。正史写战争,除了胜负原因喜欢用正邪忠奸和道德来解释以外,还有一个蛮大的重灾区,乃是中国古代写史的传统中数字数据都不是很精准。但我觉得也不都是刻意的,比如战争的规模动辄几十万大军百万大军,肯定是有水分的。这个水分究竟有多大?我们只能说尽量通过分析,通过对比,通过一些对战争的合理推测,对战争动机的分析,对当时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动员能力的检视,大致确定一个范围,但是我觉得也没法很精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Q:那么对应的战术战略可信度高么,因为您先前也讲了大多被广知的战法是从演义而来的?
战争|讲座|中国古代战争的神话、想象与细节】 A:演义里的战法其实基本都是夸张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正史里面有时候会提到一些,但是语焉不详。其实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找到正史里提到的一些线索,然后结合所谓的战争逻辑。战争是有逻辑的,通过一些必要的逻辑推演,再结合多方面的资料来源,比如兵书,比如一些笔记,可以是得出一个大致的看法。还有一个讨论基础就是我们后世的考古,打个比方,我们今天对秦军步兵军阵的很多认知进展,就和对秦陵兵马俑的考古进展有关。最后,演义小说虽然大体不靠谱,但也不能完全忽视此类传说的价值,通过批判式的利用,还是可以有参考价值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