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老人讳谈抑郁
受访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副会长 郭勇
本报采访人员 王冰洁
近期 , 美国一项对近1500名65岁及以上老人的在线调查显示 , 61%的人担心自己患有抑郁症 , 但不愿寻求治疗 , 因为“我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39%的人认为 , 他们可以在没有医生帮助的情况下控制症状 , 而35%的人表示不想因为抑郁服药 。 “在我国 , 老年抑郁患者拒绝治疗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 ”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副会长郭勇表示 , 在确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 , 有些从来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 有些是已知晓、但不主动就医的 , 还有一部分是积极求医的 。 郭勇表示 , 不少老年人“讳疾忌医” , 尤其是遇到心理问题 , 很容易就偏离了科学认知 。
文章插图
不了解:“情绪不好才是抑郁”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 老年人对躯体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 , 但心理健康意识仍然不足 , 大多无法察觉自身的情绪问题 。 比如 , 在被冠心病、脑梗等老年病困扰时 , 有些老人会出现消极认知、情绪低落、自我否定、失去价值感等情绪 , 但却不知道这就是“抑郁” 。
“抑郁不是都能被觉察 , 有时也不表现在情绪上” , 郭勇表示 , 很多人首先出现的是躯体症状 , 比如睡眠不佳、消化不良、胸闷不适等 。 不少老人遇到这种情况 , 常常执着于找寻身体原因 , 很少会怀疑是情绪“感冒”了 。
不承认:“我不是精神病”
由于知识储备不足 , 或通过影视作品对抑郁症患者形成了负面认知 , 不少人把抑郁症与“觉悟低”“脆弱”“品行差”联系在一起 , 认为患者是“道德有问题的人” , 导致老年人有“病耻感” , 普遍对抑郁症的诊断有较强的心理抵触 , 害怕影响声誉 , 更不用提主动求医或治疗了 。
不相信:“治抑郁是骗人的”
“抑郁药会让人变傻”“心理治疗就是纯聊天 , 白花钱”……这一系列错误认知 , 让不少老年人拒绝就诊 , 认为抑郁症可以自己“扛”过去 。 郭勇表示 , 就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普通躯体疾病一样 , 抑郁症是系统性疾病 , 病因、临床表现复杂 , 必须通过规范治疗 , 比如遵医嘱服药、心理咨询等措施才能治愈 。
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 早在2015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中就有显示:34%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 除了衰老带来的虚弱、机能下降等生理压力 , 他们还面临退休后感到“无所事事”、与儿女交流少、社交圈子变小的心理压力 。 当社会、家庭支持双重不足 , 便更易陷入抑郁、失落等负面情绪 。 郭勇表示 , 防止情绪问题恶化 , 要及时看出“苗头” 。 老人或家人可通过以下3点进行判断:
1.意向是否变化 。 “想”字代表了一种意向 , 如果老人“想出去走走”“想去钓鱼”等意向开始减少 , 可能意味着出现心理问题 。
2.兴趣是否消失 。 原来对文体活动、旅游、社交等感兴趣 , 突然变得兴趣索然 , 不爱出门 , 回避社交 , 甚至疏远亲友 。
3.情绪是否低落 。 如果老人情绪低落 , 甚至常常哭泣 , 这可能是陷入了强烈的消极情绪 , 比如过分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拖累家人等强烈的自责、无助 , 甚至自罪感 。
【六成老人讳谈抑郁】另外 , 活动减少、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思维迟钝、记忆力变差、体重减轻等也是抑郁的常见症状 。 郭勇介绍 , 随着年龄增长 , 老年人对他人的依赖性逐渐增加 。 研究认为 , 配偶、友人、子女等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 。 如果家有抑郁老人 , 不要催促他们振作起来 , 或逼他们走出家门 , 而是要做到理解、接纳 , 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陪伴 , 多倾听、多和他们聊天 , 鼓励他们去做心理咨询或进行药物治疗 。 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老年人抑郁的就诊率和治疗率 , 还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 , 争取人人都懂一点心理学 , 可以正确认识心理疾病 , 主动维护心理健康 。 ▲
推荐阅读
-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 70岁老人直言,有远见的人,会给自己留下5条活路,以防儿女背叛
- 前副外长傅莹,68岁近照曝光:给老人这些建议
- 75岁老人倾诉:保姆有偿陪伴前期很好,后期要求过多,无法满足
- 老人被儿媳赶出家门,转身将80万拆迁款给女婿:谁孝顺,我就给谁
- “84岁时,我和老伴儿离婚了”这对老人的AA制婚姻,警醒世人
- 85岁老人哭诉:人活太久不是福,反而遭罪
- 68 岁老人倾诉:双胞胎儿子结婚后,我和老伴一步步被拖向深渊
- 南山老人的告诫:这四种“穷人”很可怕,不值得同情,要远离
- 四个老人抢着带娃,互不退让,逼疯夫妻俩:我生四个一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