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舒城竟有这样一位历史文化名人!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吃货新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云平战士垒,花压美人宫;往问孙吴事,江南梦已空。词臣胡守恒轶事舒城地处江淮之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涌现出汉代官学始祖文翁、三国东吴名将周瑜、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明代尚书郑时、秦民悦等历史文化名人。
 文化名人|舒城竟有这样一位历史文化名人!
文章插图
然而在明朝末年,舒城有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因其事迹仅隐没于史料文献中,并不为后世舒城人民所熟知:他就是明末崇祯元年进士,东林党人,七岁能赋诗,曾官居翰林院编修、崇祯朝太子朱慈烺的老师;在他回乡奔丧期间,为保卫家乡免遭张献忠部队的屠戮,亲率军民死守县城,城破后骂贼不已,被“数十刃而死”;他的好友、明末著名英雄史可法感其悲壮事,向崇祯皇帝为他上了一篇《词臣殉难疏》,崇祯帝在其疏上亲笔御批“胡守恒,以词臣侍从抗节守城,骂贼而死,义烈堪愍,驻与优恤,钦此!”(嘉庆版《舒城县志》)
 文化名人|舒城竟有这样一位历史文化名人!
文章插图
胡守恒,字见可,号吉云,明末南直隶庐州府舒城县人(舒城县桃溪镇或南港镇人)。他自小聪慧,七岁就能赋诗。明崇祯元年(1628年),胡守恒和全国6000多学子赴京参加殿试,成为中举的300名进士之一,与他同举进士、后又同朝为官、成为东林党好友的还有一位历史名人叫:史可法(清·陈鼎《东林列传》)。胡守恒中进士后授湖州府推官,在崇祯七年(1634年)全国推选廉吏中,他被推选为廉吏第一名,改授翰林院编修。崇祯八年(1635年),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年已八岁,崇祯帝开始为太子东宫选择侍班讲读官,胡守恒以其满腹经轮和忠孝人品被选为东宫校书。(清·金祖望《鲒埼集外编》)
 文化名人|舒城竟有这样一位历史文化名人!
文章插图
崇祯十四年(1641年)前后,胡守恒因其母丧,请假回乡奔丧。在乡期间,庐州府舒城一带正值旱蝗大灾,人民大饥。胡守恒忧国忧民,带头慷慨解囊、倡议捐赈,“得米千余石,全活数千人”,深受家乡人民感恩。在明末官场腐败,贪赃枉法比比皆是的社会背景下,胡守恒此举实在是出污泥而不染、难得可贵。明末清初人李清,曾在明末崇祯朝在京为官,他亲身经历了明末的官场腐败,写下一篇《三垣笔记》记述了有关胡守恒这样一件事:胡守恒在京为官时,某知县为求胡守恒的一篇文章,向胡守恒献二十两银,胡守恒并未收此银,却已被东厂锦衣卫头目吴孟明侦知,索贿无数才罢休。
 文化名人|舒城竟有这样一位历史文化名人!
文章插图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张献忠集五营大军包围舒城。胡守恒当时正在县城,他丧期已满,乡人劝他北行,胡守恒却说:“寇在门庭,如恒去,舒与谁守?”于是率舒城军民死守县城。四月初一日,张献忠射箭于城内招降,招降信中称“有翰林院胡守恒,又非县官,早早献地,迟一日挖你祖坟,破城后一命不留!”胡守恒不为所惧,大义凛然,立于城头将招降信撕毁,怒骂之。张献忠大怒,四月初二日在城下指着一脸长须的胡守恒叫骂“有能生擒那长须汉子来献,赏银与官!”四月初三日,因叛将孔廷训投降,舒城终于城破。舒城乡民感恋胡守恒忠勇,纷纷持刀对胡守恒说“昨听贼说见长须必杀,今已城破,特来为胡大人割须!”胡守恒慷慨道:“我为朝廷命官,倘若割须偷生,有何面目见我君父?”胡守恒的家人也流泪劝他易服逃生,胡守恒昂然回答“吾志已决,无复生理!”其后在破城乱战中,胡守恒伤重被擒,骂贼不止,被“数十刃而死”。
 文化名人|舒城竟有这样一位历史文化名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