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很多,但不是千古绝对我们经常会听人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有很多,今天小编要说的是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即对联。对联大家都很熟悉吧,毕竟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在门上贴春联(对联内的一个分支)。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经常在剧中看到这样的片段,青年才子之间拼文采常会相互出对联,如果一方出的上联难住了对方则这方获胜。
文章插图
既然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接下来小编便要邀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几个较为有趣的对联。大家应该都学过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也应该都知道它的意思、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但当初大家学这副对联的任务只是会背会默,因此便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不过在很多人即便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谁,但大多人猜测作者至少应该是个男子。其实不然,相传这幅对联的作者是个姓徐的女子。话说当年这位姓徐女子写这幅对联,是为了表达尊重岳飞、仇视秦桧。
文章插图
其实历史上也曾有过很多精彩,却不怎么出名的对联。就好比说,小偷偷偷偷东西,孔明明明明事理。现在流传最多关于对联的趣事,应该就属苏轼和小妹的了,像是苏轼嘲笑小妹睡懒觉道烟笼芍药,小妹回敬道水漂葫芦。同样是发生在苏小妹身上的趣味对联,话说小妹曾打趣嫂子看汉书思念哥哥,而嫂子对的对下联却充满了内含。可见其实历史上真的有很多有意思的对联,都没被传播开来。
文章插图
接下来小编要给大家讲的这句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大家有听过吗。想来大家之所以没听过这句上联,很有可能是因为它只有句上联,他的下联至今还没有产生,或者说是他的经典下联还没产生,让他还无法称得上是千古绝对。
文章插图
很网友刚看到这句上联时,可能会觉得它根本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就是一个合字联,无非就是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再将几个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甚至有人在刚看到这个上联后,便能随口对出它的下联了。像是有网友对的下联为一一为一,二一为二,三一为三;还有: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或者:一火为火、二火为炎,三火为焱等等,但这些表面看上去确实是这么回事,但如果大家仔细琢磨一下的话,便可发现大家随便对的那些下联虽然看上去也很工整,但是相比上联似乎少了那么点韵味,而且还略显粗俗。
文章插图
但是对联毕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在我国众多人口中从来就不缺乏文人墨客,所以关于还是有很多网友给出的下联还是挺精彩的,像是还有网友给出了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一水为水,二水为沝(zhuǐ),三水为淼等等。【 千古|上联 一日为日, 二日为昌, 三日为晶, 下联很多, 但不是千古绝对!】
文章插图
在众多下联中小编个人感觉,这个下联:一口为口,二口为吕,三口为品,在意境以及句式上都要领先于其它网友给出的对联。虽然,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这个上联的下联很多,但是,对于能有即考虑句式工整、还要兼顾平仄问题,而且在意境上也可以对应的下联,至今还没有发现,所以还不能称为千古绝对。
推荐阅读
- 如何欣赏陈子昂的千古名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 这首苏轼的诗全文很少人知道, 第一句却是千古名句, 红遍大江南北!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千古词人李煜深爱的几个女人,结局到底如何?
- 奇书《推背图》第14象枯木逢春只一瞬,预言千古一帝
- 工头出上联,“干不出头终是工”,工人兄弟对的下联很狂妄
- 上联“竹本无心,奈何节外生枝”,下联看了想流泪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贺知章笔下最美春天,短短四句都是千古名句,结尾更千年无人能越
- 穷秀才出上联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寡妇下联一出,秀才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