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现象,文中常常提到母、始(下文有解释)、子、婴、孩以及牝、玄牝等,老子以这些概念为关键词,展开论述,并以母体喻道,以喂养婴儿喻德,一个慈祥母亲哺育婴儿的画面,诠释了《道德经》最主要的哲学概念“道”和“德”:母亲生育孩子是道,哺育孩子是德,母体就是生养天地万物的根本。
文章插图
《史记》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后的一番感慨,说老子“其犹龙邪”,孔子以龙喻老,是以龙的升天潜渊、灵异善变的神性,来比老子纵横天地、高深莫测的天纵奇才。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从胎儿说到母体,由一而二,再而三,恰似武陵人误入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带着我们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宇宙之大,最后“复守其母”——原来《道德经》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周行不殆的宇宙运行法则!
万物的发生过程:从“女”到“母”
《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体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都知道“始”就是开始,但却不知道这个字为何要用女字旁。
许慎《说文》,始,女之初也。古人称鸿蒙初辟、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最早的、能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老子借“元”“始”论道,“道”的最初呈现方式是“无”,是“始”,“始”者,童女、少女之谓。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道”的第二阶段呈现方式是“有”,是“母”。“始”是家族繁衍之渊源,指的是太母,因此是“女”字旁。女性有童女至长大成人,最明显的性征是乳房发育成熟,于是在“女”字上添加两点,表示乳房,即成熟女性的模样。老子以此二字喻道,“道”是由“无”和“有”构成,其中“无”是少女;“有”是母亲。从少女到母亲就是“无中生有”的自然发育过程,人生的两个阶段。我们由此得知,“道”的功能之一便是生养万物。这便是老子贵柔尚虚思想的来源。
文章插图
道与万物的关系:母与子
老子直接用“母”与“子”来比喻道与万物的关系: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其殆。(第五十二章 )
这一章也是论述“道”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道”无始无终,为“母”,天地万物为“子”。因此老子要求人们要“守其母”,旨在认识事物要探究事物的根源、把握事物的本质:大道永恒,乃万物之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在这一章里,老子以“谷神”“玄牝”喻“道”,旨在说明至虚无形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这个根永恒不死。“谷”若有若无,但有却不见其形,无,却生万物。只见万物并作,却不见有劳作的痕迹,谓之“无为”。“谷”乃虚,以其因应无穷而充满生机,故曰“神”,生机勃勃的神奇之意;万物有盈有缺,盈缺接续,生生不息,故曰“不死”。
文章插图
“玄牝”一词在这一章首次出现,玄,幽深、广远、神秘、微妙难测之意;牝,雌性化生器官,以此喻“道”。河上公等道家先贤从养生的角度,认为大道永恒长存,口鼻之门,乃通天地之元气之“玄牝”。学道养生者要视“玄牝”为命门,倍加珍惜呵护。
最高境界的德:婴儿
《道德经》除了尊崇母性,还认为“赤子”“婴儿”是最合“德”的, 因为婴儿、赤子最具先天德性。还是借用甲骨文,更直观地看古赋予“德”的原始含义。王弼对“德”的注解是“德,得也”,顺道而行即为德。因此,通常将德视为“得道”。万物尊道而贵德,但人从胎儿到赤子再到少年、中年、老年,人的自然天性(德)为情志物欲所惑,呈现出递减的状态,因此,在老子看来,最具先天道性的就是婴儿、赤子。
推荐阅读
- 读懂《富春山居图》方知其珍贵(附高清图卷)
- 一图读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博采众长: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万物为我所用,你会吗?
- 均订破七千,人气作者常世作品《我给万物加个点》完结,轻松搞笑值得一看
- 一图读懂丨光明教育大事记
- 古诗词中常见的70个文化典故,帮孩子读懂诗词名句!
- 四大名著最经典的9句话,读懂是修行,不懂是幸运
-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
- 【一图读懂】图说“十三五”
- 不是教你玩阴的,读懂别人,事半功倍做人要有点心眼和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