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在中国西南部的土地上,曾经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国家——巴国。
巴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五帝时代。那个时候的华夏大地上还没有国家的概念,人们以部落的群居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认为巴的远祖是太葜,也就是伏羲。
据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峡江流域。已经出现了多个部落组成的巴人联盟,因此巴人可以说是在现今三峡重庆地区聚居生存时间最久,人口最多的民族。
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各个部落也各自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模式。三峡地区原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得益于远古时代的地质运动,三峡地区拥有者奇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渔业盐业资源。
而在古代,鱼和盐不但有着紧密的联系,鱼和盐本身也是财富的象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鱼和盐都是生活必须品,并且由于盐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当时的盐成为了一种获得各个部落广泛认同的商品。
鱼代表着食物,盐代表着富足。有此两样,便可以奠定一个国家的强盛基础。《国语·齐语》记载云:“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讥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齐国正是靠着鱼盐之利,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一、鱼盐经济为巴国的诞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三峡地区由于中生代的地质活动和板块碰撞,使得这片地区多山陵丘壑,农田稀少且难以耕种。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来说,充沛的食物永远是最基础的条件。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发展出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统一国家,与农耕文明的优势是离不开的。
【 三峡地区|“成也鱼盐,败也鱼盐”——鱼盐经济与巴国的兴衰之路】
文章插图
农耕的方式相对渔猎游牧来说,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食物来源。同时农耕就以为着定居,劳动者与土地已经绑在了一起,这对人口的繁衍和生存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与之相反的游牧文明,虽然能一时称雄,但从文明的韧性来说终究比不过农耕文明。
如果说三峡地区的地貌不适合农耕的发展,那么古代巴人又是如何在这里建立起辉煌一时的巴国的呢?答案就在鱼盐上。最早的巴国是由五个氏族部落联合形成一个大型的部落集团,其中巴人以武力和船技上的优势,获得了集团的领导权,巴人首领巴务相成为该集团的首任领袖。
该部落集团溯流而上,同样凭借武力和船技战胜了原住民载人,控制了清江流域及巫溪河流域的盐业生产,在夷城(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建立了巴国第一个首都。
三峡地区的丰沛的水系为巴人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而根据当时的储存条件,鱼类的保存离不开盐,而在商代以前,巴人控制的盐地的盐产出还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只能从当时垄断三峡地区盐资源的乌咸国贩运,而这一行为也促进了巴人盐业贸易的展开。
巴人部落在成为大盐商之后,在不断进行的水上贸易过程中发现通过阻隔淡水,煎煮江水的方式也能够获得食盐,而盐泉的发现,使得巴人真正摆脱了在经济上对乌咸国的依赖。
文章插图
因此,在当时一些国家还在食盐上受制于乌咸国的时候,巴人已经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而伴随着经济独立的,还有巴人精神上的独立和日益增长的野望,而这也成为了日后巴国兴起 的基础。对巴人来说,鱼盐经济,鱼是生存基础,盐才是强国之基。
二、盐也为巴国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争
通过研究史料可以发现,巴人历史的主要旋律就是战斗,除了与自然环境作斗争求生存之外,巴人在这片地区也与巫人、楚人、秦人争战不休。而他们征战的焦点,就是盐。
推荐阅读
- 阿里云服务器AIoT现阶段早已进到关键产品研发地区
- 【新书介绍】考古新视野: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研究
- 诗词歌赋|“五斗米道”、“李白的游仙诗”,巴蜀地区上千年的仙道文化
- 三国两晋南北朝|如果蜀汉不投降迁到南中地区,可以避免亡国吗?
- 书画作品拍卖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 辽宋夏金|水东宋氏土司,管辖贵阳地区千余年,走进开阳乌当可寻其踪迹
- 民俗|戏曲·万载花灯戏 | 江西地区花灯戏的代表
- 古代丝织业:最早发展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何会在南方成型?
- 宝玉寻踪—重庆三峡博物馆与成都金沙遗址玉器选萃
-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三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