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房伟:打捞时代转型中的记忆和声音( 二 )


2
如果说,作家可以分为“学养型”和“素人型”,前者主要靠知识,后者主要靠体验,能把学养和体验很好地化合,这才具备了大作家的潜力和可能,那么房伟的创作已经展示出这种潜能。
硕士毕业后,房伟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留校任教,其间写过大量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出版过《王小波传》等几部评论专著,成绩卓著。2016年,房伟通过竞聘到了苏州大学文学院任教,之前一直专注论文和职称的他,到苏州之后顿感压力减轻,心情也随之放松,很多记忆和灵感就自然涌现出来。
房伟在苏州开笔写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中国野人》,从这一篇开始,他找到了自己写作的路径,写了20多篇抗战题材小说。与50、60后创作的抗战文学不同,房伟的抗战小说没有宏大和道德化的叙事,而是从小处入手,写战争中的普通小人物,他认为中国当代的历史小说在创新型上还是有空间的,“我们以前在处理历史题材的时候是近于传奇的处理方式,我想走历史理性的这条路,挖掘历史的褶皱之中,人性复杂的、丰富的、幽暗的那一面,包括个人和历史的对峙,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
在发表了一系列抗战小说后,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写不了现实题材,于是房伟写了《英雄时代》,一部反映早期工厂生活体验的长篇小说,写完觉得意犹未尽,这就有了这部《血色莫扎特》。房伟说,他准备继续写下去,把它写成 “三部曲”。从去年到现在,他还在写一组中老年妇女婚恋的小说,打算写够十多篇后结集出版。来江苏短短几年,房伟在文学创作上显现出了令人瞠目的爆发力,他的苏大同事、评论家王尧评价他:“‘小说家’房伟有压过‘批评家’房伟的趋势。”
在12月9日《血色莫扎特》新书分享会上,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说,“五四”以来一直有高校老师兼顾文学研究与创作的传统,但这种传统在1980年代以后一度断绝,而现在房伟这样的大学教授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让这个良性的传统得到赓续。他评价《血色莫扎特》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对于特定时代下,山东一个小城里的群体的生存状态,有着非常独特的把握。校园之外非常深切的人生体验,身为学者所具有的系统完备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学术修养,这些支撑房伟始终保持一种比较高水平的创作姿态。
 记忆|房伟:打捞时代转型中的记忆和声音
文章插图
△新书分享会现场
汪政认为,小说最重要的还是人物和故事,在《血色莫扎特》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渗透到人性的深处,不是善,也不是恶,是复杂。他认为,房伟是一个虽然做学问,但是能够超越了小说壁垒,把小说的故事性基因培养得很好的作家,所以他的小说,“好玩、好看、能抓人”。《血色莫扎特》一书涉及国企改革、化学化工、古典音乐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单凭想象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房伟是以做学问的方式写小说,而且他成功地将知识糅入到作品当中去了。
3
在外界看来,房伟可以说是江苏作家中的另类,他的小说没有什么绕弯子和走岔路的感觉,对现实有一种正面强攻的姿态,尤其相比婉约的苏州作家,更多了一份粗粝的气质,很有现实感和生命体验感。
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房伟说:“我想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题材是要广泛的,应该什么都能写,大到几十万人的战争,小到一个小保姆晚上做的春梦,这些都要能写得活灵活现。作为一个作家又要有一以贯之的东西,把精神的侧面贯穿到不同的题材,你写什么大家一看都知道是你写的。”
至于什么是自己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他认为是一种“力与美的协调关系”,“不管写现实还是写历史,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有力量的东西,我不太喜欢写得比较纤巧,我想纤巧的东西,你必须要有力量的对比或者衬托,或者说张力,才可能会显示出它的美。现实生活中我不太想像某些作家那样去处理社会生活,比如说靠一个噱头性的东西,或者说写那种现实生活中非常黏稠的东西,我倒希望写有剧烈冲突的东西,哪怕是表面上的平静,底下也有剧烈的冲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