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有不少故事都留下了悬念,这也是金庸作品的魅力之一,那些悬念让他的故事永远不会完结,读者会不由自主的去猜测书中人物的命运,比如胡斐与苗人凤的最终决战,胡斐究竟有没有砍下那一刀呢?又如《倚天屠龙记》结束之后,张无忌究竟去了哪儿呢?而比起张无忌的结局来说,更让读者意难平的人物即是郭襄和杨过了,在《神雕侠侣》结束之后,郭襄是云游四海只为追寻大哥哥的踪迹,然而直到四十岁她都未能找到杨过的踪迹,真是“一遇杨过误终生”,郭襄作为故事中的人难免“当局者迷”,而咱们读者却是可以做到“旁观者清”,咱们不妨根据书中的情节来分析分析杨过究竟去了哪,为何郭襄终其一生也不得再见杨过一面?答案也许很简单。
文章插图
坦白说,笔者对于郭襄这个角色是厌恶超过心疼,心疼她自然是因为她对杨过的执念,尤其是在《倚天屠龙记》的第二十七回中提到的这段文字:“一百年来,武林中风波迭起,这对刀剑换了好几次主人。后人只知屠龙宝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剑可与匹敌,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谁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虏青年殉国,没有传人,是以刀剑中的秘密,只有本派郭祖师传了下来。她老人家生前曾竭尽心力,寻访屠龙宝刀,始终没有成功,逝世之时,将这秘密传给了我恩师风陵师太。我恩师秉承祖师遗命,寻访屠龙宝刀也是毫无结果。她老人家圆寂之时,便将此剑与郭祖师的遗命传了给我。”这段文字字面上是在说倚天剑、屠龙刀的来历,而金老也巧妙的借风陵师太这个角色道出了郭襄对于杨过的执着,因为当年她遇到大哥哥的地方就是那风陵渡口,郭襄以此地为弟子命名足见她仍未放下心中的挂念。
文章插图
郭襄的深情让人心疼,那么对她的厌恶又因何而起呢?很简单,郭靖夫妇镇守襄阳并未一日两日,襄阳战事是常年都存在的,实属刻不容缓,而郭襄却为了儿女私情而云游四海弃家人而不顾,直到襄阳城破她还在外,这就有点儿让人不适了,这真是“恋爱大过天”?恕笔者无法认同。
文章插图
但回归到最初的问题,《神雕侠侣》结束之后杨过究竟去哪了?原著最后一段关于他的描述是:“杨过再和耶律齐、郭芙、武氏兄弟夫妇挥手相别,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并未交代去处,而郭襄后来又去过活死人墓、桃花岛,还闯了少林,郭襄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雕大侠杨过的近讯,所以杨过的去处的确成了谜,要说他是躲郭襄,倒也不是,留恋他的人多了去了,他又如何会刻意避开一个郭襄?其实秘密还藏在他与郭襄的一个约定之中。话说在《神雕侠侣》(新修版)的第三十五回中杨过是给了郭襄三枚金针,原著道:“郭襄道:‘大哥哥,将来倘若我向你也求三件事,你肯不肯答允?’杨过慨然道:‘但教力之所及,无不从命。’从怀中取出一只小盒,打开盒盖,拈了三枚小龙女平素所用的金针暗器,递给郭襄,说道:‘我见此金针,如见你面。你如不能亲自会我,托人持针传命,我也必给你办到。’”而读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郭襄在这一回许下两个愿望, 一是让杨过取下面罩让她一窥真容,二是让杨过在九月廿四她生日之时前去襄阳替她祝寿,而第三个要求,她到第三十九回襄阳大战时才提出。
文章插图
原著道:“郭襄从怀中取出最后一枚金针,说道:‘大哥哥,当日你给了我三枚金针,曾说过凭着每一枚金针,我可相求一事,你无有不允。今日我来求恳:不论杨大嫂是不是能和你相会,你千万不可自寻短见。’说着便将金针放入他手中。杨过眼望手中金针,颤声道:‘你从襄阳到这里来,便是为我求这件事么?’郭襄心中欢喜,说道:‘不错。大丈夫言而有信,你答允过我的事,可不许赖。’”这个要求看似平平无奇,却是道出了为何郭襄找不到杨过。身处江湖之中就等于是在刀尖上讨生活,又岂能全身而退,唯有脱离江湖,才能求得安稳,正因为答应了郭襄当年的要求,杨过淡出江湖,不在江湖中留下任何踪迹,才让她怎么都找不到,她何曾想到是自己当年一枚金针许下愿望,让自己一生未能再见杨过一面。
推荐阅读
- 镇元子连如来也不怕,为何观音降临五庄观,镇元子吓得当场起立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封神演义被度化到西方的孔宣在800年后到底为何要吞了如来佛祖
- 宝玉梦中大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姻缘,宝钗听完为何怔住了
- 西游中龙族的身份地位为何如此之低?看看泾河龙王自己说了啥?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牛家村为何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射雕里的大神几乎都来过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
- 此剑在地下两千多年,不仅从未生锈,还锋利无比,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