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真正的龙傲天,王玄策一人灭印度?却鲜有历史记载?

“一人灭一国”这样的故事情节往往只会出现在网络小说中的“龙傲天”主角身上。这些被作者厚爱的主角,仿佛开了上帝模式,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终干出惊天动地的壮举。有意思的是,历史中总有比小说还传奇的故事,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就有这样一个“无敌”的“龙傲天”——王玄策,他干出了一人灭印度的壮举!
 王玄策|真正的龙傲天,王玄策一人灭印度?却鲜有历史记载?
文章插图
图1 王玄策出使不顺大唐贞观年间,国力强盛,四周邦国竞相排使节出使大唐,天竺国(今天印度北部)戒日王朝的国王戒日王也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派使节访问唐朝。作为回礼,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命令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出使天竺,从此王玄策就和印度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玄策|真正的龙傲天,王玄策一人灭印度?却鲜有历史记载?
文章插图
图2 公元647年的东亚地区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也就是前一次出使的四年之后,王玄策再次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命,担任正使之位,在副使蒋师仁等30人的陪同下,第二次出使天竺。王玄策等人出使天竺的路线与当年玄奘法师的西行之路并不相同,玄奘法师那时是经过西域后,再向南,绕了一个大圈才到的天竺,而王玄策等人则是直接翻过青藏高原,途径吐蕃国、泥婆罗国(今天的尼泊尔)到达天竺,路途近了不少。唐太宗交待给王玄策的任务有三:一是出使天竺,当时戒日王统一了整个天竺,建立了戒日王朝,玄奘法师在此处学习佛法期间,曾得到戒日王的大力支持,戒日王此后也一直和大唐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二则是顺路拜访吐藩赞普松赞干布,同时代表皇帝看望慰问远嫁此地的文成公主。这已经不是王玄策第一次担任使者出使印度了,尽管旅途劳顿,但一想到上次出使时戒日王的热情款待,王玄策一行人无不对前路满怀期待。然而,在王玄策从长安出发后不久,戒日王便逝世了,戒日王朝陷入了混乱之中。戒日王的臣子阿罗那顺(Arunashwa)趁机篡位,成为了天竺国王。这刚上位的阿罗那顺也许是担心大唐皇帝治他谋逆之罪,又或许只是利欲熏心想要独吞大唐使团的财宝,总之这个愣头青在得知王玄策一行来了之后,居然派兵伏击,大唐使团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正使王玄策、副使蒋师仁被俘,其余人战死,使团的财宝也被劫掠一空。然后,阿罗那顺这个愣头青就犯了一个所有反派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不补刀。幸存下来的王玄策和蒋师仁两人很快就从牢中逃跑了。
 王玄策|真正的龙傲天,王玄策一人灭印度?却鲜有历史记载?
文章插图
图3 经过了几天痛苦的俘虏生活,王玄策找了个机会逃跑了通常作为使者,王玄策应该选择原路返回,告知唐太宗印度发生了什么,再作决断。但王玄策是一个不记仇的人,因为他有仇当场就报了,从王玄策逃走的那一刻起,阿罗那顺的一只脚就已经踏入鬼门关了。惊世之举王玄策和蒋师仁离开天竺,一路北上来到泥婆罗国(即尼泊尔),向泥婆罗国王借兵。原来,当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泥婆罗的尺尊公主,靠着这层拐弯抹角的关系,他借到了泥婆罗的七千军队,外加松赞干布派来的精锐吐蕃骑兵一千二,合计八千余人。有了军队,内心底气也足了许多,他带着这不足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回到印度,向阿罗那顺挑战。
 王玄策|真正的龙傲天,王玄策一人灭印度?却鲜有历史记载?
文章插图
图4 松赞干布(中)文成公主(右)尺尊公主(左)阿罗那顺虽然是篡位者,但那时的天竺国实力也不可小觑,据推测,在公元647年,也就是戒日王去世那年,整个天竺国的人口就有两千余万人,虽然天竺国陷入内乱,但阿罗那顺还是轻易凑出了数万人的大军来应对王玄策。在茶博和罗城外,“唐军”与天竺军队展开对决。王玄策、蒋师仁一举击溃了拥有大象部队的阿罗那顺,“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阿罗那顺侥幸逃出战场,他收拾残兵再战,再败,又一次死伤千人,想去找东天竺求助,又被俘虏。但天竺军队仍不死心,他们在阿罗那顺的王后的领导下,继续负隅顽抗,又再度被击败,这次阿罗那顺的老婆孩子一起被打包俘虏,天竺国其余五百八十座城池立即投降。经此三战三捷,天竺国亡。可叹这阿罗那顺在王玄策的重兵压境之下,竟没有胜过一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