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道教与佛教争斗得最激烈的时候,道教甚至说,老子出了函谷关后,到印度去了,而且当了释迦牟尼的师傅。释迦牟尼在学习了道教以后,才创建了佛教。
不过,很少有人考虑另一个问题:老子究竟为什么要在年迈的时候出函谷关呢?
其实,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或许就明白老子出函谷关后,究竟到哪里去了。
老子肯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但究竟他一生干过什么,却并不很清楚。只是从孔子、庄子等人的著述或讲述中,我们知道他一鳞半爪的一些事迹。
不过,老子的事迹虽然不详,但是他的学问无疑是很高的。从孔子、庄子这些大思想家的表述中,我们也看得出来。但他究竟有怎样高深的学问,似乎连孔子、庄子都说不清楚。孔子直言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庄子的记载中,老子几乎是整个春秋时期所有思想家的共同老师。
老子、孔子、庄子这样的人,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就是“士”。“士”在当时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没有爵位,不算官员,不过却有知识有文化。“士”在那个年代的归宿,主要有两个选择。
一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诸侯,或者卿大夫,把自己的学问转化为治国安邦的策略。转化为治国安邦的策略以后,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卿大夫,乃至于成为诸侯。这样他们就脱离了他们“士”的身份。
【 孔子|老子出函谷关到哪里去了,搞清楚他为何出函谷关,就找到他了】二是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这样的“士”,也是想让他们的学说发挥作用。不过不是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他们写的文章,以及他们教授出来的学生来发挥作用。他们的文章会影响到诸侯和卿大夫的决策,他们的弟子也会去各国谋求官职,发挥政治上的作用。
孔子是一个两个选择都尝试过的人。他既积极地谋求过官职,同时,也广收门徒传播他的学说。在这两点问题上,孔子最想做的,显然是第一点。如果能够谋求到官职,并且能够利用官职让他的学问发挥作用,他其实并不愿意收门徒当老师。网上有个说法,孔子上台后杀掉少正卯,原因是少正卯和孔子抢生源。这种说法是很可笑的。因为孔子真正当了大官了,他哪里还用得着教书呢?所以不存在抢生源这个说法。
当然了,除了上述两个选择外,“士”还有第三个选择,就是当隐士。
不过,虽然那时候的文献中,记载了很多隐士。但是,这些隐士只不过“隐”起来生活,他们是不是真的有大学问,算不算一个“士”,真的很难说。因为一个有大学问的人,绝对不会不想让他的学问流传于世,绝对不会不让他的学问发挥作用的。
有人可能会说,你所讲的“士”,都是入世的“士”,还有一种出世的“士”,也就是他们所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修仙访道,所以就隐居起来了。
这样的“士”肯定是会有的。不过,追求长生不老的人,首先必须是他特别留恋这个世界的生活。比如帝王,因为现世生活让他迷醉,因此才特别留恋。或者他在这个社会碰壁了,因此才想要过另外一种生活。比如张良这样的人。而如果这个“士”,一开始就隐居,对现世生活并没有体验,他的学说在现世没有发挥过作用,他显然是不会心甘的。
讲了这些,我们再回过头说老子。老子属于上面的哪一种“士”呢?老子并不是过隐居的生活,他当过周朝的小官,不过没有成为卿大夫以上的阶层。他也没有著书立说,或者通过教授弟子,把他的学问传播出去。同时他也并没有想过当隐士,因为他和当时的很多思想家都有交流。
那么,老子真的是超出了上面所讲的所有“士”的类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老子肯定还是想要让他的学说,能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直接当官是不成功的,教书育人他又觉得麻烦,不合他清静无为的性格。因此,也就只能著书立说一条路。
但是,那时候的人,都盛行一种“述而不作”。孔子一生都没写过文章,《论语》也是他的徒子徒孙们搞起来的。老子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老子便想到了一种能留下他学说的办法,也就是过函谷关。通过这一事件,既让他能够顺利地留下他的著述《道德经》,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让他的著述能够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
推荐阅读
-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凭什么他后人也被尊称为衍圣公?答案没那么简单
- 宋朝衍圣公为何出现南北两宗?元朝的衍圣公是正统?是孔子后裔吗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
- 孔子为什么感叹看错人
- 孔子说:“晏子,小人也”;晏子说:“孔某人与叛贼白公是同类”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要盟也,神不听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器不雕伪
- 为什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欢迎?
- 孔子明明不喜欢巧言令色的人,为何却器重能言善辩的子贡?
- 大臣略施小计,康熙跪拜孔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