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别被古装剧“骗”到了,秦汉时吃饭不付银子】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从降临人世起,没有人可以绕开钱币。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不论是战争还是内政,都离不开“孔方兄”。
昨晚,2020年末最后一期上博讲坛《谈谈西汉货币的发展》由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周祥担任主讲,他沿着时间线以西汉为起点,挖掘了一下中国古钱币的历史文化价值,挖开了古钱币背后所不为人知的趣味。
文章插图
周祥主讲上博讲坛《谈谈西汉货币的发展》陈炅玮
上博讲坛是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社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识普及讲座,旨在打造一个汇聚上博英才、文博大家的文化传播平台。
文章插图
上博讲坛现场 陈炅玮
皇帝不穷,但会没钱
选择汉代为起点,是因为当时是中国货币发展的重要节点。
当时,货币铸造经历了从“任民铸钱”(即任由民间铸造货币)逐渐走向中央集中铸钱(即货币铸行权收归中央政府)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汉政府不断寻求货币名目价值和实际价值相统一的历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汉代的“半两”钱币
揭开这个漫长的历程,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汉代货币发展的整个进程:
汉初的榆荚半两
▼
高后的八铢半两
▼
文景时期的四铢半两
▼
汉武帝时候的三铢钱
▼
郡国五铢
▼
西汉末年的上林三官五铢
文章插图
汉武帝时的三株钱
早期铸币权旁落时,周祥提到了皇室如何解决财政问题。特别是汉武帝时为了解决尴尬的财政问题,而发行皮币、白金三品。所谓的“皮币”,是用白鹿鹿皮裁剪成一个单位方尺,使之变成一种类似纸币的硬通货,仅仅在皇帝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朝觐、宴享时使用。当时,皮币的价值远远高于铜钱。汉武帝在早期通过这种办法来充实国库。
无奸不利,偷工减料
研究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后发现,汉代早期的钱币越铸越小。
在汉代初期,中央将铸币权下放给平民,只有一个结果:钱币越做越轻,尺寸越做越小,因为使用青铜耗材可以“偷工减料”。甚至比今天的衬衫纽扣还要小,但面值不变,照样使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汉代初期,平民铸币“偷工减料”、越做越小
周祥透露,上海博物馆的钱币收藏,有一个指标就是:分量。每一枚收藏钱币必须“锱铢必较”。因为重量不同,专家便可以推测出铸币时间的先后,以及对货币流通的不同影响。
中国古代铜钱铸造的结果证明,钱币生产也是经济利益占先导,古今中外没有例外。在皮币之后,铸币“白金三品”,朝廷三令五申“盗铸金钱罪皆死”,然而吏民之犯者数不胜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白金三品”钱币
研究发现,一种新型钱币发布初始阶段,铸造的铜钱大且重,后来减轻分量,身材缩小。只要允许老百姓铸钱,趋利是必然的。这在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回中央之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推荐阅读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甜宠文不是因为喜欢,谁会护着你
- 水浒传中唯一没有绰号的英雄,他没陪宋江一起死,并活到了八十
- 老农修猪圈意外挖出186具尸骸,检查后专家秦始皇祖坟找到了
- 贾母赐风腌果子狸给林黛玉和贾宝玉,却让人想到了贾府的一大缺憾
- 民间高手将“启功体”写到了极致,可是网友却说是“大字报体”
- 《魔道祖师Q》江澄选夫人的眼光很挑剔,谁注意到了汪叽的表情?
- 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哑炮怎么办?
- 汉墓中的一件文物,让专家激动地惊呼:我们终于又找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