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霍军:听高尔基讲爱的故事

故事|霍军:听高尔基讲爱的故事
 故事|霍军:听高尔基讲爱的故事
文章插图
 故事|霍军:听高尔基讲爱的故事
文章插图
《爱的故事》?为何不叫“爱情的故事”?现在更有妙招——《女秘书的畸恋》。多半会有人不假思索,点开链接。好了,够刺激!完了,空空,空……,只好等下一次刺激。
可高尔基不这么干。高尔基说:“这篇故事的主人公亚什卡十一岁时,就已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初次尝到甜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可是呢,这个暗恋上一个成年女人的小家伙,不过是印刷厂的一个学徒工。哈,富兰克林、法拉第、卢梭、吴运铎这些个牛人,在这个少年的年纪前后,也都是学徒工。高尔基自己这么大,也是个学徒工,干完一天十几小时的活,窝在一个小房子里的小拐角,抱一卷旧书,读得昏天黑地,饮甘餐饴,心都化了——这,也是一种爱情呀。可高尔基现在也不写这个。他写“全身散发出浓烈的油墨味、松节油味”“满脸都是黑乎乎的油污”的小童工,“总是睁大那双明澈的大眼睛,举止有些腼腆,而且喜爱整洁”。经常喝得昏醉的姑妈收养他这个没爹妈的人。亚什卡在街上受人欺负,就打架回击。可回家,姑妈拳打脚踢,他不能反抗。然后受了工伤,苏醒过来,“有人呻吟……弥漫着极其难闻的气味”——他躺在医院里,大夫面孔陌生,助理护士口气生硬。病友“露几颗冰冷的白牙”。他慢慢恢复,“目光呆滞,流露出忧郁、焦灼的期待的神色”。有一天有温存的声音传来:“喂,你哪儿疼啊?”“有一张白皙、娇嫩、光洁的脸俯视着他”,说:“喂,告诉我!……你是谁家的孩子?”就在这一刻,十一岁的童工亚什卡,产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从未有人这样对他问过话!这个病友的妹妹,说话温柔的成年女人,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了“爱”,还有对那个奄奄一息的哥哥的“嫉妒”!可是,病友死了。天使姑娘不来了。亚什卡失恋了。“出院后,他满城奔波”,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个平生第一个给他温柔的美丽的人找不到了。然后呢,偶尔,他看见她跟一个军官坐在马车上飞驰而过。他追赶,跌得满身土,人们冲他哈哈大笑。他开始“为干活而干活”,混到三十岁,酗酒,赌钱玩牌,沉默凶狠,“穿得破破烂烂,蓬头垢面”,像有五十岁,完全潦倒。可他还是能说:“既然遇见她,也就有了值得回忆的事情。”
高尔基写什么呢?写孩子缺少爱,渴望爱;写纯真爱情的醇美;失掉爱就失去了魂。写无爱的堕落。但因为怀揣爱的回忆,落魄的人最后也还能在眼睛里“放射出俊美的炯炯光芒”。高尔基呼吁人们给卑微的人一点点爱。高尔基呼唤我们觉醒——你的些微关爱,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是生命的全部力量。他在开掘藏在日常冷漠外表下的爱的一点点火苗。
他写个叫杰列卡的女人,长得像个男人高大粗壮,天天烂醉,是“干那个的”。但她常常找厌恶他的大学生邻居写情书。这个“拳头有一普特重”的卖身女子,要在信中称她的“未婚夫”为“我的心肝”,抱怨他“长久不给你相思的小鸽子杰列卡写信”……但是,这个女人,又“窘态毕露地”要求大学生给“杰列卡”写回信……啊,原来,她没有爱人!她只是渴望爱。她虚拟一个未婚夫,羞答答求人写信,满腹缠绵说给“他”,再让“他”写给自己一堆甜蜜情话。卑贱的人儿创造了梦一般的鸿雁传书:“您替我写了信给鲍列斯,我再把它让另一个人来念。”“我一面听一面就想,鲍列斯是有的!”爱人是有的,它存在于一颗纯洁的心中,让她超越卑贱现实。因此说起这件事的两个大学生灵魂颤栗了,反思着自己:我们有这么高贵的爱吗?我们为别人的爱做过些什么?“用笔在纸上画两笔,您费什么劲吗?”我们理解爱吗?我们会像《因为烦闷无聊》的一群小车站上心肠冷硬的人一样,为了刺激,用嘲弄毁掉一个低贱的厨娘与人无害的爱情乃至生命吗?我们会像《畸形儿的母亲》一样紧紧抱住她的“小怪物”不放吗?我们会像一个牺牲战士的母亲那样,对血腥残暴、至高无上的帖木儿大王说:“请把我的孩子还给我吧,因为我是母亲,我爱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