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路上随机找一个路人,询问他知不知道鲁迅是谁,多半会得到鄙夷的目光,加上一句掷地有声的质疑:“你连鲁迅都不知道是谁啊?”诚然,在二十一世纪,鲁迅先生的名声已经如同春风一般拂满了整个中华大地,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他所撰写的《藤野先生》、《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等都是必学文章,他的影响力,早已不能用家喻户晓来形容。然而不同的是,假使现在随机找一位路人,询问他知不知道朱安是谁,得到的回答则多半是:“谁啊,不认识不认识,别挡着我赶路了。”朱安,平平无奇的名字,平平无奇的相貌,本来应该也是平平无奇的一生,如同和她同处一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一样——侍奉公婆、照顾丈夫、养育儿女,然后过完平淡乏味的一生。然而在她平庸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令她意想不到的变数,让她成为了那个传说中“被伟人光环掩盖的女子”,拥有了带有悲剧色彩的一生。这个给她带来变化的男人,就是鲁迅。
文章插图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年少时他便课业优异,先后进入南京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等求学。尤其是在1899年进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物铁路学堂学开矿期间,他接触了许多时兴的知识。他自幼天性开朗,思想开放,再加上时代的变动与学习氛围的明朗,当时作为学子的他,却十分有远见。不同于晚清旧社会那些只知道信奉繁文缛节的穷酸书生,年少的鲁迅在接触了许多国外流传进来的文化后,致力于改变当今中国的现状,可以说,这也为他后来卓越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夯实的基础。1902年,鲁迅远赴日本留学。在日本的留学生涯中,他见识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正如同大家在课文字里行间中了解到的鲁迅先生一样,他爱国,先进,待人以诚,这样的鲁迅,赫然代表着当时中国走在最前面的那一批青年。然而无论学历如何,先进与否,一声“孝”字大过天。1899年出国前母亲帮他订下的一门婚事,也就是俗称的“包办婚姻”,成为了这位新青年前进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文章插图
纵观朱安其人,以鲁迅母亲的眼光审视,她的确是个适合做妻子的人选——正如同所有旧社会的女性一样,她裹着小脚,恪守妇道,老实忠厚。在鲁迅母亲看来,简直是怎么看怎么满意。然而母亲所看中的朱安的优点,正是鲁迅所厌恶的——作为一个已经受过高等教育的进步青年,他无法忍受朱安拿长长裹脚布裹起来的三寸金莲,无法忍受她唯唯诺诺的性格,还有她大字不识的文化水平。鲁迅对朱安的不满在“包办婚姻”这一名号的浇筑下如同火上浇油般每日俱增。1903年他甚至已经回国探亲,却始终不愿意与早已有婚约的朱安成婚,后来他们婚宴的悲剧色彩在此时就已经初现端倪。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曾几次来信,言辞间皆是对这段畸形婚姻的不满,甚至几次提到让朱安另嫁他人。也许是孝心迫切,不想忤逆母亲的鲁迅做出了让步:婚,可以结。只是有两个要求,第一,要朱安进学堂念书,第二,朱安不许再裹脚。
文章插图
也许此时鲁迅是想要努力改善这段关系的,他也确实做出了行动。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朱安答应了,也许后来紧紧跟着鲁迅的那个名字就会是朱安。然而从小被困在封建牢笼中的朱安根本无法与鲁迅共情,几番考量之后,她拒绝了。1906年,鲁迅被母亲用生病为借口骗回了国,并在同年农历六月初六同朱安成婚,洞房当晚,他甚至不愿意触碰朱安。也许在后来的反封建运动中,鲁迅的确是成功了,然而在这一天,他却没能摆脱封建社会的荼毒——他得到了一个裹着小脚的新娘。
推荐阅读
- 鲁迅每月能赚350块大洋,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放现在值多少钱?
- 80年前,鲁迅偷偷写的“师生恋”情书,看完脸红肉麻到酥
- 汉人总督在雍正面前自称“奴才”,雍正:你自称臣才对
- 9个冷知识:你以为鲁迅是个呆板的人?其实他是个潮男
- 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林徽因作陪,鲁迅却半路愤而离去,是嫉妒了吗
- 鲁迅珍贵老照片,妻子为他空守41年,图5是一家三口温馨合照!
- 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林徽因作陪,鲁迅却中途甩袖而去:一塌糊涂
- 徐志摩失事后 鲁迅做了这样一件事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 崔颢《黄鹤楼》千人无人敢仿,鲁迅一气之下仿一首,开篇就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