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书|【湘纪话廉⑨】公烛之下,不展家书】
文章插图
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了一段“公烛之下,不展家书”的清廉佳话。北宋时,有位李姓博州太守(今山东聊城)为官极其廉洁,公与私严格分明。一天晚上,他正在明亮的烛光下处理公务,突然衙役给他送来一封来自京城上司的信件,他收到后一言不发,立即认真读起来,谁知才看了一半,他命衙役赶紧吹灭官家的蜡烛,自己取来私人的蜡烛,重新点燃后,他才继续读完剩下的文字。原来,这封信的后面夹带的是在京城的家属捎来的一封家书,他认为应该做到“公烛之下,不展家书”。
《后汉书》中记录有一则类似的故事:“巴祗为扬州刺史,夜与士对坐,处暝暗之中,不燃官烛。”巴祗是东汉末年少有的廉吏,曾任徐州刺史、扬州刺史,有友人半夜来访,他宁愿与客人对坐在黑暗之中畅谈,也不愿使用公家的蜡烛。虽几度任刺史,他却不将妻儿家人接来府邸同住,日常开支也严格控制在自己俸禄范围之内,宁愿节约自己,也不浪费公款。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历史上,严格做到公私分明的官员留下了很多佳话。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曾任职涟水军使(掌军中赏功罚罪的官),元符二年离任时,他对家人立下规矩:“凡涟地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临行前,他特将笔端残墨置于池水洗尽,以示“来清去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一生公私分明,为了工作方便,他特意为自己缝制了一件“工作服”:上衣缝了两个口袋,一只袋放公款,一只袋放私款。一次,他外出募捐,返校途中搭公交车时,他摸了摸,发现放私款的口袋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又摸了摸另外一个口袋,募捐来的款还在。按常人思维,陶老完全可以用公款先垫付买车票,回学校后再补上。可陶老并不这样做,而是拖着疲惫之躯,从十几里以外步行返校。“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无论是案头的一柄公烛,还是笔端的数滴残墨,都是公器不能私用的具体体现;无论是李太守、巴刺史,还是米芾、陶行知,他们在意的并不是一烛一墨、一厘一毫,在意的是公权一定不能私用,公事面前绝不能存私心。“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各种腐败问题,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以公谋私的问题,公与私的界限越分明,腐败现象就越少;公与私的界限越模糊,腐败现象就越严重。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各种各样的“潜规则”,绝不可掉以轻心,不注意小节,终会守不住大节,最终难逃“大劫”,甚至坠入贪腐的深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量现实案例表明,腐化堕落往往就是先从一次次红包礼金、一次次不守“小节”、一次次公权私用开始萌芽发展的。
文章插图
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在《二程语录》中有句名言:“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就会使国家灭亡。公私分明是从政的基本底线,做人的起码规矩,更是衡量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子。作为党员干部,当深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公权,是公器,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属于任何个人,更不是任何个人的特权、私权。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只有始终心存敬畏,心有所戒,行有所界,才能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才能保持本色,善得始终。(蒋伟)
【来源:三湘风纪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荐阅读
- 《曾国藩家书》:对人要宽严相济,办大事要有人才备份
- 傅雷家书17|十二月十五日-十一月十七日午
- 傅雷家书18|十一月二十三日-十二月十五日
- 皇家书房家具,颐和园经典款,拐子纹多宝格
- 家书册:钱大昕致钱东壁、钱东塾手札(二)
- 郸城:全国名家书画300余幅!晚清遗墨展67幅!
- 家书册:钱大昕致钱东壁、钱东塾手札(一)
- 傅雷家书13|(1954年)八月三十一日-八月二十四日
- 看了10遍《傅雷家书》,我总结出18条教育的铁律
- 《傅雷家书》:先做人,后成“家”,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教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