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根植民间、成就巨大的传统工艺,这些古老的传统工艺往往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散落民间。在雄安新区鄚州镇的北城西村,邵家的点笙技艺就非常有名,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南京到北京,北城西邵家会点笙”,这应是对邵家点笙技艺的最美诠释了。
笙是传统吹管乐器中唯一能同时吹奏出四度、五度、八度和音的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自古不乏笙艺术的爱好者和精通者,但对点笙技术的精通者却少之又少。
文章插图
从邵家的后人口中得知,邵家的点笙技艺历经四代,而最初受艺于一个云游道士。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个道士云游到北城西,因感染伤寒住在邵家,邵家有兄弟二人老大叫邵廷凯,精通音律,耳音精细;老二叫邵廷祯,通经文,擅诗词绘画,任北城西村长。兄弟二人皆有学问,且老实本分,勤劳厚道,对道士悉心照顾,不图回报。三人经常促膝交谈直至深夜,颇有相见恨晚之意。数日后老道病愈,临行前授以邵廷凯点笙制笙工艺以表谢意。此后,邵廷凯悉心钻研点笙技艺,成为邵家点笙第一代传人,并定下规矩:传长不传幼,传媳不传女。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女儿出嫁后就是婆家人了,而媳妇才是自家人。一门绝技不能落入别人手中,所以决不能传给女儿。邵家的后人介绍,点笙的整套工序,包括上片、抹绿、点笙三个环节。整个过程琐碎繁杂,一个小部件的修整有时就能耗费几天的工时。
文章插图
抹绿:“绿”是涂抹在簧片上的一种青黄色黏稠物,它是用五色石和铜盘加水研磨出来的,过去人们曾说:“没有五音不成绿。”用绿涂抹簧片可使簧片增加弹性,弥合簧缝,也可防潮、防锈,研磨后待铜绿上的气泡消失,用手指肚将它均匀地涂抹在簧片的正面,不能抹太厚也不能抹太薄。
点笙:是指将点头用小烙针点到簧舌尖上,通过点头的重量减少簧舌的振动,使簧片上的音高降低半个音,从而调到正确的音高。点笙时,必须先定出每攒笙上的主音即工尺谱中的“六”(第13苗)与“合”(第14苗),再从主音开始按照五度关系来定其他各音,即以“六”字为do(六、五、一、上、尺、工、凡)。一般来说,第1、10、16和17苗无音,不装簧片,没有簧片的苗上出的音并不固定,具体出什么音要看吹几个调门。如乐社要求在这几苗上安装簧片,通常点音为:第1苗出fa音(凡),第10苗出mi音(一),或xi音(凡),第16苗出re音(哑一)第17苗出la音(哑凡)。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到了第二代传人邵文祥时期,当时点笙技艺已进入鼎盛时期,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乐社,如音乐会、鼓吹班、戏班等都要到北城西邵家进行笙乐器的维修和调音,一年四季,在这个不足400人的小村子,总能闻得笙歌悠扬,亦能见得行人熙攘,这个原本古老静谧的村庄变得人声鼎沸笙乐之声不绝于耳。这个古老的乡村也成为当时民间音乐文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三代传人邵章普,曾任北城西村主任,为人和善,工作严谨,深受村民的爱戴。他点笙技艺虽然高超,但按照传承的规矩,收费颇低,点工序又繁琐纷杂,往往一个生意下来要几天的时间,而且客人吃住都是免费的,几角钱的收费很难维持家庭费用。逐渐地,点笙已不再是邵家唯一的生存途径,客人越来越少,规矩也逐渐淡化。
到第四代传人邵新领时,改革开放的大旗竖起,现代乐器风起云涌,笙乐器的应用率逐渐降低。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纷纷下海经商,开工厂,盛极一时的点笙技术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令人扼腕叹息!
推荐阅读
- 一代儒将诗意雄安
- 高新区金城社区“移动图书馆”:指尖阅读成为“书香金城”新风尚
- 天府新区独角兽启动区将来一起来揭面纱
- 获奖项目总数位居全市首位 青岛西海岸新区44个项目喜获2020时尚青岛系列评选奖项
- 视窗|“荷叶茶香 沁雄安”雄安荷叶茶品牌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 梁祝爱情、绣球招亲… 这个元旦,来两江新区看川剧里的绝美爱情
-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打通文化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
- 雄安新区地下是否真的埋藏着燕国都城?还差一项关键证据
- 新区|这样的横琴,叫人怎能不爱她!
- 缤纷|“梦幻马赛克 点亮冬日缤纷” 高新区航天城社区冬至亲子主题活动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