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一个家长操碎心,孩子羞于启齿的小秘密
大宝今年6岁了 , 上幼儿园了 。 本来是一个好事 , 但是家长们却被大宝愁坏了 。 原来大宝上幼儿园后被老师发现经常会尿裤子 , 起初家人没太多想 , 只是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 。 但老师说跟大宝同龄、同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尿裤子 , 只有大宝这个样子 。 这下可把家人给急坏了 , 于是带着大宝去医院做了检查 。 医生说大宝得了遗尿症 , 根据大宝的情况需要进行治疗 。
文章插图
遗尿症民间俗称“尿床”
遗尿症(enuresis)是指5岁以上或智力水平相当于5岁的儿童反复出现发生于白天或黑夜的排尿失控现象 , 该现象与患儿生理年龄及智力不符 , 也不是因为服用利尿剂或者因为躯体疾病所引起的 。
文章插图
【遗尿症!一个家长操碎心,孩子羞于启齿的小秘密】遗尿症
有的孩子仅仅表现为遗尿这一个症状 , 还有一些孩子则会伴发较为广泛的情绪和行为障碍 。 一般情况下 , 遗尿多见于夜间 , 但也有一些孩子会发生在白天 。 有时候还会伴有一些尿路症状 , 比如尿急(经常想要上厕所小便)、排尿延迟(上厕所需要等好久才能尿出来)等 。 个别严重的患儿不分昼夜都会有遗尿的现象 。
说起来 , 这个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 。 它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功能紊乱、尿动力学、精氨酸加压素分泌成熟延迟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 。 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的是 , 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的障碍是单症状性夜遗尿的基础病因 , 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夜间尿量增多和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少是促发遗尿的重要病因 。
文章插图
参与中枢睡眠觉醒神经递质
文章插图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程
如果只是偶尔发生遗尿症 , 倒还不用太过于担心 。 长期发生遗尿症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苦恼 。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 , 怕被小伙伴嘲笑 , 怕被家长责骂 , 怕被老师指出 。 这些困扰会让孩子变得更紧张、忧郁 , 还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 。 有一些文献报道 , 提到患有遗尿症的儿童难养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 而且他们更容易合并罹患情绪行为障碍 。
说了这么多 , 遗尿症该如何治疗呢?先别着急 , 在治疗遗尿症之前 , 需要排除一些可能会引起遗尿症状的疾病 , 比如儿童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隐形脊柱裂 , 以及一些由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遗尿或小便控制不良现象 。 这样才会准确治疗 , 不让孩子多遭罪 。
治疗遗尿症需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孩子和家长的治疗意愿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 。
首先家长不应该急躁、紧张 。 这样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 , 使病情加重 。 家长应该正确看待遗尿症 , 并与医生结成同盟 , 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排泄功能 。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患儿是因为不习惯外界环境、存在社交焦虑等问题出现遗尿症的 , 因此通过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 , 就能够治愈 。
文章插图
对于一些遗尿严重的孩子 , 不妨采取遗尿报警器治疗方法 。 遗尿报警器是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 它是根据条件发射原理来进行的 。 就是利用尿湿感应装置 , 当孩子出现尿床时警铃就会唤醒孩子起床将剩余的尿液排尽 , 并且清洁床单 。 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建立膀胱胀满-觉醒之间的条件反射 。 养成一旦有明显尿意就会起床上厕所 , 从而治疗缓解遗尿症 。
推荐阅读
- “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总531期)
- 学钢琴很俗气?“兴趣班鄙视链”正在蔓延,只因家长攀比心理作祟
- 2020新生儿“大名榜”出炉,网友:偶像剧对家长的影响太大了
- 幼儿园老师向家长借3万元,宝妈巧妙应对,一句话拒绝却不伤感情
- 孩子不去幼儿园老说"一个人",家长蹲点偷看后怒了,网友:活该
- 宝宝咳嗽先查清原因,家长切莫忌急于用药止咳或频繁换药
- 身高有2个黄金生长期,2个公式算出遗传身高,给你一个参考
- 李玫瑾:不想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弱者”,家长别惯他这两种表现
- 心痛!0到1岁的家长注意了!这种致命错误还有家长在犯!
- “脚印”等于手印,是新生儿的身份认证,家长千万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