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之篇:喂!说说话?( 二 )



默之篇:喂!说说话?文章插图
图源 / 网络
于是 , 我们自“少年人”承袭下来的话语体系逐渐消亡 , 又不可避免地被社会“公论”的话语体系所驯化 , 最终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话语体系 , 成了资本机器中的一个链条 , 成了金字塔阶层里一只往上爬的蜗牛 。 而我们的生活也好 , 情感也好 , 甚至于思想文化也罢 , 都成了消费与被消费的商品 , 摆在资本集团的议价桌上 。
在话语方面 , 有权力的人才有话语权 。 至于普通人的话语 , 要么一文不值 , 要么成为势力角逐的棋子被操纵着 。 你以为你在实施正义的审判 , 殊不知连你审判的观点 , 都是别人整理好递到你手中的 , 更不要说所谓的“真相”了 。
当过重的生存压力和过多的娱乐挤满了你的世界 , 你还有时间去思考吗?当每一个人都活在资本的尘埃里 , 仰望着这个庞大的物质帝国 , 又如何不显得卑微而无奈?
中国乡土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安顺与服从 , 又被现代的年轻人重新继承了下来 。 大部分中国的年轻人仿佛失去了批判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 在现代语境下的话语体系中“失声”了 。 这让我不得不想问一句 , 到了如今 , 还有年轻人敢说“2020 ,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了吗?
我们为什么需要话语权?
作为一个国家的年轻人 , 我们为什么需要话语权?一方面 ,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 都有自己的表达需求和诉求 , 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思考 , 哪怕这些内容并不那么成熟或者不那么与社会秩序相统一 。 它是我们守卫自己正常生活的基本要素 , 也是我们赖以成长的必要空间 。
然而 , 在严峻的现实压力下 , 我们的诉求往往被拦腰截断 , 很难得到真正的重视或者认真的解决 。 久而久之 , 我们懂事了、听话了 , 也学会沉默了 。 但 ,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该有的状态 , 也不是一个蓬勃生机的国家应该展现的面貌 。
另一方面 , 我们要明白 , 社会不是永远是对的 。 历史的选择 , 过往的经验 , 随着时代的变化 , 是需要被批评、修正和完善的 。 而我们年轻人的思想 , 正是这种自我批评、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的源动力!
作为青年人 , 我们应该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差异化的观点 , 勇于并敢于与他们讨论、辩论甚至于反驳 。 只有在这种相对紧张又不妥协的关系中 , 社会的腐朽与窠臼才能得以被撬动 , 社会才能不断地去腐存新、去伪存真 , 从而推进社会生活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 。
如果社会不肯倾听我们的诉求 , 那么我们就应该去争取一定的话语权!而不是 , 被打了两棒槌 , 就躲进自我的小黑屋 , 就彻底地萎了下去!
话语权背后的代价?
胡适在《易卜生主义》里写道 , 那些不懂事又不安本分的理想家 , 处处和社会的风俗习惯作对 , 是该受到重罚的 。 执行这种重罚的机关 , 便是“舆论” , 便是大多数人的“公论” 。 就好像是易卜生戏剧《国民公敌》里的斯铎曼医生 , 所遭遇的那样 。

默之篇:喂!说说话?文章插图
新青年“易卜生号”的刊登 图源 / 网络
即便是现在的社会 , 我们的境况似乎并没好转 。 任何一个 , 想在社会里大声说话的人 , 都不得不冒着“与全世界为敌”的风险 。 在媒体“聚光灯”的作用下 , 来自社会中上层阶级和大量思想固化的审视眼光 , 每一片都足以杀死一个脆弱的或者还不够成熟的心灵 。
在此 , 我想说 , 我们年轻人不要怕被批评 , 也不要怕被嘲笑幼稚 。 哪个年代的年轻人说话 , 不得接受点非议或者鄙夷 。 当年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 , 不也被老顽固们抨击浅显幼稚吗?王小波刚出书的时候 , 不也有老先生批评不能提升灵魂吗?
所幸 , 真正有志向、有见识的年轻人 , 是不会被动摇的 。 反而是在这种抨击或鄙夷中 , 得到了更多的进步或者更坚定的信心 。 正如毛姆在《人生的枷锁》里指出的:“一个人与其在别人指点下规规矩矩行事 , 还不如让他自己去闯闯 , 出点差错 , 反能获得更多的教益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