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鲁迅不满包办婚姻,视原配朱安为无物,鲁迅死后,她晚年凄惨贫苦

大家好,我们的文山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文/映真“鲁迅先生的遗物固然值得保护,但我也是鲁迅先生的遗物,为什么你们就不可以保护一下我?”——朱安这个女人眼眶微凹,眼珠像沉睡在海面的月亮倒影,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她的面容似乎有些憔悴,又有一些怯懦,还深藏着对于幸福的憧憬。她似乎有些迷茫,又有些恐惧,我们能够从她湛黑的瞳孔中看到,一扁破旧褴褛的小船在暴风肆虐的海面上时隐时现。可想而知,这是一位不幸福的女人,她就是朱安,鲁迅先生的结发妻子。
 原配|鲁迅不满包办婚姻,视原配朱安为无物,鲁迅死后,她晚年凄惨贫苦
文章插图
鲁迅与朱安,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一个似太阳般闪烁,而另一个却像是飞扬在空气中的尘埃,飘渺而无人知晓。朱安这个名字虽象征着一生喜乐平安, 但她的一生却恰似相反,如落叶一般飘零。那个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时代,女性的命运无一不是未嫁从父,嫁夫从夫。而婚姻自由更是她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朱安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封建女子,从小的家庭教育要求她刻板听从,在朱安的少女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周树人,也就是日后那个举世闻名的文学楷模。周家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祖上甚至还是清朝的官员。原本朱家根本高攀不起,但鲁迅的母亲却十分喜欢朱安,因为这个女子温婉动人,细致耐心,深得她的喜爱。鲁迅在少年时期便出国留学,接受了许多新潮的教育,而他本人聪明好学,思想开放。在国外新思想的洗礼下,鲁迅对那些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十分欣赏,而对于国内的那些封建女性,虽谈不上厌恶,但如果要与其成婚,对于鲁迅来说,是万万不可能的。
 原配|鲁迅不满包办婚姻,视原配朱安为无物,鲁迅死后,她晚年凄惨贫苦
文章插图
当鲁迅在国外得知母亲为自己包办了一门婚姻的时候,仿佛五雷轰顶。他生平最厌恶的便是这类封建思想。爱情是自由的,是不该被任何人所操控的,鲁迅果断的拒绝了。可这件事情又怎能是他拒绝得了的,鲁迅的母亲为了能让他早日成家,不惜装病,骗鲁迅回国。当鲁迅心急火燎地赶回国内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家中喜气洋洋,处处张贴着“囍字”,他就这样被操控着,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婚礼。新婚之夜,鲁迅拂袖而去,朱安一人独守空房。成婚后的朱安,虽耐心细致地照料自己的母亲,但鲁迅却对朱安没有一丝感情。只因朱安是一个普通封建的女人,她不喜欢读书,与鲁迅没有任何的共同语言。因此虽为夫妻,但二人一直分房居住,形同陌路。鲁迅的母亲十分不理解儿子的做法,她认为朱安温柔稳重,是一位十分合格的妻子。终于有一次她忍不住问鲁迅:“朱安有什么不好?”而鲁迅却说:“我和她没有半点共同话语,我有一次告诉她日本有一种点心很好吃,她竟然说她吃过,可这种点心中国没有,她就是一个骗子!”
 原配|鲁迅不满包办婚姻,视原配朱安为无物,鲁迅死后,她晚年凄惨贫苦
文章插图
鲁迅的母亲无可奈何,但朱安着实是一位合格的儿媳妇。鲁迅曾在书中这样评价朱安:“她不是我的妻子,而是我母亲的妻子”。这段婚姻对于鲁迅来说是痛苦的,但对于朱安来说,却是迷茫不安的。尤其是在鲁迅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怀孕后,她的生活处境在周家更为尴尬。鲁迅虽与许广平在上海同居,身边的朋友都认为许广平是鲁迅的妻子。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在故乡浙江,还有一位妻子朱安。鲁迅认为朱安只是他赡养的义务,并不是他的妻子。在那之后,一直由朱安在故乡照料母亲,而他与许广平生活在上海,但鲁迅却一直未曾亏待朱安,在母亲病逝后,他也按时给朱安丰厚的生活费。在鲁迅去世后,给朱安寄生活费,则是由许广平负责。在家乡浙江,朱安是鲁迅的“大房”,而许广平则是鲁迅的“二房”,身边人见到了朱安在二房的面前如此低微,内心不禁感慨唏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