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低|活动·回顾丨陈正宏:“被拔高的作家和被贬低的史书”读书会

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谈关于《史记》的阅读
 贬低|活动·回顾丨陈正宏:“被拔高的作家和被贬低的史书”读书会
文章插图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学家鲁迅先生这一对《史记》的评价,似乎早已成为定谳。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撰述的纪传体通史,无论在史学领域,还是在文学创作中,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而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却慢慢走偏。一方面人们愈发强调《史记》尤其是列传部分在文学上的成就与意义,另一方面,史学研究中《史记》的地位却逐渐边缘暧昧。学者们往往通过不同文本之间的互证,寻找《史记》中的错误,而对于《史记》本身的史料价值却相对比较忽视。于是就发生了针对《史记》的细读课程,往往开设在中文系,而非历史系的古怪现象。
 贬低|活动·回顾丨陈正宏:“被拔高的作家和被贬低的史书”读书会
文章插图
《史记》
2020年11月21日,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教授做客新华·知本读书会,通过有趣的语言与生动的讲述方式,带领读者重回《史记》撰写与流传的历史现场,重新理解司马迁与《史记》——“被拔高的作家和被贬低的史书”。在陈老师看来,当我们因循成说,认为《史记》同时是史学与文学两方面的名著时,就已经在其中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悖论——“如果司马迁是一位文学家,而《史记》是一部经典的文学名著,那么司马迁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真实性的追求就不是第一位的,因此也就损害了《史记》的史学性”。甚至可以说,《史记》的文学性越强,其历史性就越弱。要理解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乃至揭橥《史记》作为史书的本来面目,在陈老师看来,我们就不得不回到司马迁其人,以及他之所以撰写《史记》的原因。
 贬低|活动·回顾丨陈正宏:“被拔高的作家和被贬低的史书”读书会
文章插图
陈正宏老师在新华·知本读书会上的演讲
司马迁一生中曾担任过三个职位,即郎中、太史令与中书令。这三个官职大小有别,文武不同,但在陈正宏老师看来都对其《史记》的撰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是郎中,实际就是汉武帝身边的低级侍卫,使得司马迁有了亲近汉武帝的机会;其次是太史令,该职位并非史官,而是主管天文历法,同时兼管朝廷的文书档案,在这一过程中司马迁接触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后是中书令,也就是汉武帝的机要秘书长,这一高级职位使得经历了李陵事件的司马迁,有机会完成自己念念不忘的《太史公书》。在陈正宏老师看来,这样一系列的身份变化,尤其是承担太史令这一科学工作组织者的身份,使得司马迁所书写的《史记》,在结构上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十二本纪”的十二代表地支,“十表”的十代表天干,二者共同构成《史记》的时间纬度;“八书”的八代表了四面八方,象征着空间的延展;“三十世家”对应着司马迁“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一语,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勾连;而“七十列传”,则选取了先秦秦汉时代反复出现的数字,来代表众生。
“司马迁可能没有研究大数据,但科学工作组织者的身份,确实使他对数字十分敏感。要在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的篇幅中,将古代三千多年的历史说清楚,必须要在史传的书写中建立起一种精密的架构。”这种整体性,在陈正宏老师看来,也破解了人们对于司马迁作家身份的两种误解。一种认为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年代,文史还未分家,因此在司马迁撰述中既有真实记录的部分,也有他自己虚构加工的成分;另一种则认为,《史记》中的本纪、表、书,与列传不同,前者是史家写作,而后者则是作家的创作。而一旦我们注意到司马迁为精确记录历史所构建的严谨结构之后,以上两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实际在《史记》中,司马迁也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史学工作方法,一是“罔罗天下放失旧闻”,再则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三是“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也就是收集西汉存世的各种文献资料,对其中无法统一的地方进行整理甚至保留不同的记录,而非创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