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三佛形容總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
泱泱久远、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除了史书记载、笔墨传承之外,很大一部分以文物古迹为载体,被记录于历朝历代的艺术作品之中。而古董文物历经千年岁月的崔嵬与琢磨,完整无缺流传于世的屈指可数,除却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也造就了其价值千金的高昂价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令人炫目的不菲价值也让无数人觉得有机可乘,弄虚作假、浑水摸鱼,攫取暴利,如今这个行业是一直九假、良莠不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古玩这个行业,考验的是个人的眼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少有人敢断言声名在外、噱头甚大的专家学者一定火眼金睛,水平高于世人,有个"高手在民间"的说法,便是对于所谓专业人士的不屑和对民间高人的肯定。有位民间收藏家,学识渊博,眼光独到,收藏更是数不胜数,更有几件不肯公开的产品,价值万亿,连自己妻子都不知藏在何处,他便是观复博物馆的创始人马未都。
文章插图
生于建国初年的马未都,赶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上山下乡",同无数城市青年一样,"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阔别了从未远离的家乡,分配到了偏远农村从事劳动。在这个本应学习的年纪,劳作成了那时生活的主题,而青年时期的马未都不同于大多数同龄人,枯燥乏味的乡村生活,读书成了一种难得的解压和放松方式。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沉浸在书中描绘大千世界的马未都轻松自如、思绪万千,从日常繁琐的劳作中得以脱颖而出。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本意作为消遣放松的读书,成为了马未都的习惯,手不释卷,彻夜通读。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随着时间的推移,手头都可读之书越来越少,毕竟身处偏远的下乡,不是条件相对优越的大都市,没有浩如烟海的书籍资源。无书可读的马未都将目标放在了当地典籍之上,得益于地处偏远,古书典籍得以很好保留,而沉迷于此的马未都渐渐开始对历史文物有了兴趣。
文章插图
"粗织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常年读书的马未都往往是一副农民打扮,却气质凸显,给人一种儒雅随和的文人感觉。通读史学,遍观古今,这也为其今后长期浸润于鱼龙混杂的古玩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收藏博物,自古有之,并且分类极多,金石玉器、陶瓷铜件、古籍字画、雕梁画栋...,不一而足。宋词大家李清照的丈夫便是一位金石收藏大家,可惜生逢战乱,珍稀所获大多流落他方。
岁月无情,天道有常,多少珍惜贵重的文化珍宝毁于一时,不知所踪。这也使得浮于水面的文物古迹愈发宝贵,价值也是一飞冲天,尤其是年代久远,或是遗世独立的孤品,往往有价无市,被收藏家视为珍宝。
初出茅庐,入行古玩的马未都还要养家糊口,谋求生计,没有多少资本去买成名已久的文物大件,他的发迹主要是依靠自己渊博学识所养成的一双慧眼,见多识广,打眼一瞧,便对文物价值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使得他在古玩行声名渐起,斩获颇丰,混的风生水起。
文章插图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假货充斥的古玩行亦是如此,是鱼目混珠,还是慧眼识珠,全凭经验眼力。
而马未都靠着一手真假分辨,检漏不断,收藏丰富,价值不菲,其中更是有几件,如北宋汝窑洗、钧瓷挂屏、宋代官窑长颈瓶、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炉,为遗世珍宝,世间少有,价值万亿,连城之物。如此珍惜的艺术品保存在何处,只有马未都自己清楚,旁人并不知晓,就连身为枕边人的老婆也是一问三不知。
推荐阅读
- 马未都:乾隆年间的“月饼盒”,属于宫中珍品,一个价值一套房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一图读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Soul APP支持公益事业发展,尊重个体价值、传递人文关怀
- 这三个人死后被后人骂了上千年,其中一个的功绩至今都很难超越
- 《资治通鉴》中含金量最高的对话,价值千金
- 为什么齐白石“一只蜻蜓”价值690万? 专家: 放大30倍后再看!
- 齐白石小型张,精品中的精品,一枚价值千元以上
- 令人魅力大增的几款首饰,不仅设计特别,而且具有罕见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