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修订的讲义
第一次是藤野面对百余学生开口作自我介绍,第二次是主动帮他修订讲义,第三次是具体指出笔记中所画血管位置的偏移,第四次是对他敢进行解剖表示放心,第五次是问他关于裹足的问题,第六次是对他放弃学医表示惋惜,第七次是离别时嘱咐他多多通信。
文章插图
鲁迅
看来,让鲁迅永志难忘的师恩,其实并没有对他特别关照、更没有施以任何恩重如山的帮援,而六十多岁的藤野后来也表示,自己对他并无特别的关心或者在意,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老师“亲切”表现而已,甚至于,鲁迅的“永志难忘”,让已经想不起他是谁的藤野都有些许惭愧之感——你如此记得我、而我却根本想不起你来了。
的确,相比之下鲁迅更显得“情深义重”,不仅写了一篇如此感人至深的“忆师恩”式的名作,多年来还一直念念不忘要找寻恩师。
文章插图
油画鲁迅
在岩波书店计划出版文集日译版时,原本是没有收录关于藤野一文的,是鲁迅要求之下才增补了进去。出版之前,鲁迅又致信日本文友山本初枝,向她再次描述了有关藤野的信息,透露出想要她帮忙打听昔日恩师的消息之意。
文章插图
鲁迅剧照
在去世前的病榻上,鲁迅又再次和负责翻译文集的增田涉先生聊起了藤野,为自己至今仍未能联系上藤野而惋惜。不久之后鲁迅便抱憾而终,可谓是对藤野念念不忘感激至深。
在仙台以师生情谊相处一年之后,周树人弃医从文开始了妙手著文章的人生道路,而藤野也因学历问题走下了讲台,回到了福井,从教书育人转而悬壶济世。
文章插图
鲁迅旧照
动荡的岁月,让这个来自弱国的中等生,在呐喊的文字中成长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而当年那个亲切的教授,如果不是被那个他早已忘却的学生写进文字当中,也许只能在平淡无奇和默默无闻中被历史抹去。
为何,鲁迅要对自己并无特别关照的藤野“永志不忘”呢?而藤野君,却为何压根就记不起鲁迅是谁了呢?
在这对师生之间发生过的“修订讲义”和“依依惜别”,其实在任何一个做过学生的人的回忆当中,可能都有这样一位让自己“永志难忘”的老师。
文章插图
油画鲁迅
弱国的孤苦学子,在异乡遇到一个公平待见他、一视同仁教导他的老师,哪怕这个老师只不过是尽了本分,在那个学生看来仍是莫大的恩情。而心中只不过是坚持了公正和尽责的老师,自然并未有过要“施恩图报”的心里,更不会记住每一个他一视同仁的学生。
细细回忆起来,从幼儿园到毕业成人,我们的一生无非最多也就经历数十位老师而已,而总有那么一两个老师,会让你觉得他待自己特别亲切和关照,于是,多年以后我们还会记得那个为自己批改过作业和互道珍重的老师,甚至于功成名就之后,我们还要大张旗鼓地组织同学聚会将那个老师邀请来坐到首席。
文章插图
鲁迅旧照
但,往往这种能让自己回忆得历历在目和感人肺腑的师生情,也只不过是和鲁迅回忆藤野一样,只不过是一对尽了各自本分的师生——做老师的尽到谆谆教诲之责、当学生的尽到尊师重道之礼。而往往坐在首席的那位老师,也要如同藤野先生一般,良久苦思之下才能将面前情绪激动感恩不已的那个学生,在多年以前的模糊记忆里面万千学生中勉强找出来。
推荐阅读
- 镇元子连如来也不怕,为何观音降临五庄观,镇元子吓得当场起立
- 鲁迅每月能赚350块大洋,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放现在值多少钱?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封神演义被度化到西方的孔宣在800年后到底为何要吞了如来佛祖
- 宝玉梦中大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姻缘,宝钗听完为何怔住了
- 西游中龙族的身份地位为何如此之低?看看泾河龙王自己说了啥?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牛家村为何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射雕里的大神几乎都来过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