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小学课本上的匡衡,小时候为了读书凿壁偷光,但他的结局并不好( 二 )


当然,这些失望的人中间,也包括汉成帝刘骜。当他发现自己信任的丞相,尊重的老师,只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时,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悲伤。最终,匡衡被剥去爵位封地,贬为庶人,曾经拥有的一切,转眼间飘散如烟。
 凿壁偷光|小学课本上的匡衡,小时候为了读书凿壁偷光,但他的结局并不好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匡衡之前,李广的弟弟李蔡也曾被封为乐安侯。同样也是因为私自侵占土地,而遭到问罪。最终李蔡自尽,封国被除。要知道,李蔡当时侵占的土地仅有三顷,便遭此重罪。而匡衡却是多侵占了四万多亩。有着这样的前车之鉴,匡衡却依旧知法犯法,真可谓是咎由自取,自己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当然了,这种事情发生在匡衡身上,其实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学习好不代表人品好,匡衡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当初之所以能成为经学大家,不是因为他喜欢研究学问,而是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匡衡改变自己贫穷家庭的最好途径。
 凿壁偷光|小学课本上的匡衡,小时候为了读书凿壁偷光,但他的结局并不好
文章插图
由于汉朝独尊儒术,所以经学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入仕途径,甚至于在当时的官员选拔制度中,还有专门的经学考试。《汉书》有言:“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意思就是只要学问做得好,取得官职就如弯腰捡地上的杂草那么简单。在匡衡之前,有过不少的寒门贵子,都是靠着经学取得了成功。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公孙弘,布衣出身,以通《春秋》而闻名于世,最后位列三公。
 凿壁偷光|小学课本上的匡衡,小时候为了读书凿壁偷光,但他的结局并不好
文章插图
当然了,匡衡有这样的动机也没有问题,依然足够励志。但这样的经历,培养不出品德。贫穷使得他变得过于偏执,为了自身的富贵,他可以没有原则和底线。曾经被他一手扳倒的宦官石显,其实是被匡衡过河拆桥。
石显曾是汉元帝宠臣,凭借着皇帝的宠幸,在朝堂上横行霸道。当时作为丞相的匡衡,因为爱惜羽毛,不仅没有出面制止石显,反而是与其同流合污。汉元帝驾崩之后,新继位的汉成帝并不喜欢石显,由此导致石显失宠。此时的匡衡见到石显失势,立马过河拆桥,上书弹劾石显。最终,石显墙倒众人推,黯然下台,死在了流放的路上。而匡衡却靠着卖队友成为了英雄。
 凿壁偷光|小学课本上的匡衡,小时候为了读书凿壁偷光,但他的结局并不好
文章插图
凿壁偷光|小学课本上的匡衡,小时候为了读书凿壁偷光,但他的结局并不好】从做官来讲,匡衡的圆滑处世,随机应变,值得肯定。但是作为百姓心目中的圣贤偶像,他的反复无常,损人利己,却应该被鄙视。或许,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学问和人品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衣冠禽兽,比比皆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