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大英帝国派往大清帝国的马戛尔使团到达中国,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年轻的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作为使团的随团画家,从澳门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世态风情的画作,随后在英国及欧洲风靡一时。他的著作《中国衣冠风俗图解》,于1814年在伦敦出版,50幅精美的彩色版画,描绘了皇帝、兵勇、仕女、商贩、戏子……向我们展示了欧洲人眼中那个久远而又多姿多彩的乾隆盛世。
文章插图
持枪的士兵18世纪末,英王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勋爵带使团访华,这是清代外交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那时正值乾隆朝末年,国势鼎盛,但盛世的外表下,已潜伏着种种危机。
文章插图
威廉·亚历山大自画像威廉·亚历山大,作为使团随团画家的助手,创作了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记录下当时中国的世态风情,他的画,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欧洲人眼中的那个遥远又鲜活的“乾隆盛世”。
文章插图
83岁的乾隆帝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9月26日,时年25岁的威廉·亚历山大被选为马戛尔尼使团的画师。1793年大英帝国派往大清帝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随马戛尔尼勋爵访华的整个远行计划的绘图任务大多落在亚历山大的肩上。
文章插图
官员跪拜乾隆帝他随团访问了中国的天津、北京、承德、杭州、广州和澳门等地,创作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返回英国后,亚历山大被聘为大马洛军事学院的美术教授,创作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风俗画,他以强烈好奇心,捕捉新世界所见的一切,再现中国的人物和景物,使英国和欧洲人民对中国有了形象的认识,促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文章插图
英使觐见乾隆帝
文章插图
乾隆帝在热河行宫
文章插图
乾隆帝肖像速写
文章插图
乾隆帝赠给使团的随身携带的香囊
文章插图
位于热河的小布达拉宫
文章插图
乾隆帝致英王的信,放在这个盖着黄绸缎的盒子里
文章插图
使团的驳船准备下苏州
文章插图
皇帝的花园
文章插图
西直门
文章插图
士兵
文章插图
兵站
推荐阅读
- 马未都:乾隆年间的“月饼盒”,属于宫中珍品,一个价值一套房
- 农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尽生活智慧!
- 独眼龙高中状元,乾隆却说独眼岂可登金榜,他答出下联成为探花
- 此人才是红楼梦中的大佬,表面老实内心狡诈,将王熙凤耍得团团转
- 他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既非宋江,也非卢俊义,吴用临终才想明白
- 宋仁宗一生究竟有多牛,竟让乾隆如此崇拜?
- 《乾隆皇帝松荫挥笔》横轴 张宗苍-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
-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首诗,但仅一首入选小学课本,学生却很喜欢!
- 中国古代后妃之最:妇好vs武则天,谁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 最对不起中国的六大罪人,朱熹第六、乾隆第三、第一名你绝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