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口到内容,平台化的地图APP如何绘出自己的发展蓝图?( 二 )


百度地图的圈层则是岔不开技术色彩 , 重AI的百度在地图方面的深耕聚焦在技术上 , 包括语音交互、未来路况预测、AR实地场景等一系列功能 , 可以说百度地图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百度自动驾驶打基础的
腾讯地图相对势微 , 本身入局稍晚加之后续投入不够 , 体量上与二者难以短期争锋 , 但在笔者看来 , 腾讯地图更像是自身产品线上的加分点而不是特化出来的专业产品 , 微信自带的入口以及滴滴等交通小程序的入口 , 使得目前腾讯地图虽然在导航上不算出彩 , 但仍存有很大的生态发展空间 。
从工具到平台的变革 , 从C端到B端的跃动
可以说手机地图APP从1.0到3.0时代的变迁 , 昭示着其未来综合性发展的目标与价值 , 也表明着对于如今的手机地图APP来说 , 已然从一个导航工具变为了平台化产品 。
根据今年9月份易观发布的《手机地图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显示 , 整个2020年第2季度里面 , 手机地图APP市场整体活跃用户为8.93亿人 , 而且本季度地图市场活跃用户同比与环比增幅突破10% 。
结合当时疫情的逐渐稳定、几个连续的小长假、还有各地政府发放的消费券等背景 , 可以看得到手机地图APP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开始与用户消费进行挂钩 , 这也就意味着手机地图APP的价值不再局限于C端的用户使用 , 也在为B端服务方面愈发凸显 。
以往来说 , 手机地图APP凭借着用户流量 , 可以为B端做一些广告推广 , 但这种广告的价值并不高 。
对于营销来说 , 转化率与转化路径是衡量其价值的核心 , 而手机地图APP原始的营销价值转化率过低、转化路径过长 , 纵使有着不错的用户数量基础 , 能够增加一定程度的品牌知名度 , 但对于B端而言价值让然不足 。
而平台化的手机地图APP更侧重于导流 , 通过各自不同的生态效应 , 将出行用户的一部分本地生活需求链接到B端服务中去 , 形成更直接的用户转化 。
正如《撮合者:多边平台的新经济》中对平台级企业的成功性特征探讨的一样 , 凡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平台 , 都是能够对双边用户都产生价值和吸引力 , 解决以往交易中的经济摩擦问题 , 并且它是真正的大问题 , 能够有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保证平台从中有利可图 。
比如就打车这一点上 , 高德地图与50多家区域性网约车平台有合作 , 腾讯地图在国庆前夕就携手滴滴上线聚合打车服务 , 百度地图现在甚至在一些地区都能做到无人驾驶乘车服务 。
这些服务嫁接都表明对于B端的一些本地服务企业 , 手机地图APP的价值已经是平台级水准 , 已经能够为服务的双边产生价值 , 手机地图APP已然完成了从工具到平台的转变 。
理性技术下的感性运营
如今大多数的驾驶员都会选择使用手机地图APP进行导航 , 因为即使是很熟悉的路线 , 也会有拥堵、事故等突发情况导致的路况问题 , 手机地图APP的实时反馈能有效的起到帮助 。
这也就意味着 , 手机地图APP已经与用户的生活乃至生产经营密不可分 , 手机地图APP在一些导航服务中的失误、故障也会直接影响到这些用户的生活乃至生产经营 ,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如今网上吐槽因导航不够精准而导致自己触犯交通规则、走错路的声音也仍然存在 , 因此在除了对C端的服务价值、B端的商业价值之外 , 手机地图APP也需要审视自己身上承担的社会价值 。
阿里如今当家的逍遥子张勇在一次采访中表达过对于服务型平台的看法 , 他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演进 , 各种各样的服务能力层出不穷 , 能力才是一个企业在数字化经济时代最核心的 , 一个平台的价值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 , 而是在于它创造了怎样的技术、工具或能力 , 它是在用一个怎样的能力去服务别人 。
要知道手机APP没有很强的品牌壁垒 , 也很难凭借着导航这一属性去产生较大的粘性 , 况且对于用户而言也没有说用了高德地图就不能用百度地图 , 反而是对于很多地图导航高频使用的司机团体来说 , 各种地图导航软件都有使用 , 不同场景、不同路况都可以随意切换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