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人生际遇不同,只因得助与自助,论高适和岑参的人生( 二 )


而这个时期的高适却是另一番景象,已近五十多岁的高适弃笔从戎,写下了豪情壮语"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他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与学习,满怀信心征战沙场。此时的他激情满腔,这哪是五十多岁的老人,分明是位正当壮年的小伙子。再返沙场,高适认为将士们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敌人的厮杀,而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抗。高适忧国忧民的情愫通过《燕歌行》全然表现出来。他看着归来的战士们越来越少,心中不觉有些凄凉;想想远在家中等待他们的父母妻儿,心中充满悲愤;这战争实在是残酷,正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在安史之乱中,高适拼死保护唐玄宗逃了出来,从而被唐肃宗重用,他的人生从此走向辉煌,他是为数不多、人生际遇不错的诗人。
 岑参|人生际遇不同,只因得助与自助,论高适和岑参的人生
文章插图
高适与岑参在文学造诣上的成就是无人可比的,但高适的人生似乎更加完美,可谓是人生大赢家,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诗篇,而且自成体系。他的文学成就让我们敬仰,但他仕途的成功却值得我们借鉴。总结以下,前辈高适以下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未雨绸缪。高适在八年的农耕时间,依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业不勤不精,他能有这么高的成就,与那时的坚持不无关系;岑参天资聪慧,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与高适不相上下。但是个人规划上略显随性,三十岁前游历山水,仅仅就是观山看水;走上仕途后,只是听从命运的安排,没有明确的目标,郁郁不得志时也没有与命运抗争的举动。
自助者天助之。高适在做小小的文职工作时,没有放弃报效国家的初心。在忙本职工作的同时,依然在积累军事知识,锻炼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这也是他能在战乱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岑参同样做过随军的文职工作,但他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欣赏着当地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岑参|人生际遇不同,只因得助与自助,论高适和岑参的人生】现实与理想。高适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征战沙场时,将战争的惨烈看在眼里,他能切实感觉到战争带给国家的生灵涂炭,他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而痛心,他希望能有位有勇有谋的将士出现,尽快结束战争;从岑参的诗里,能感觉到他缺少了些忧患意识,展现更多的是小情怀。虽然他同样看到了战争的惨烈,但只是在心中抱有幻想,希望明天会更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