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是张爱玲于194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并不出名,但依然有其优点,是一部很成熟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于当时的婚念观,对于父母和子女关于结婚不同的处理态度,张爱玲用了一种极为讽刺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父亲为女儿择偶的故事。【琉璃瓦】的姚先生生了7个女儿,在当时的社会,女儿是别人口中的赔钱货,7个女儿按理说早已经赔的倾家荡产。但如果是7个美丽的女儿,就成了招商银行。虽然亲戚都打趣姚先生的太太为“瓦窑”,姚先生却幽默地回应:“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跟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拥有琉璃瓦的姚先生家里算得上民国的中产阶级,姚先生在一家印刷公司广告部当主任,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7个女儿,让姚先生的日子不是那么宽松。因而,对于这七个美丽的女儿,姚先生也给予了厚望。从古到今,都不缺因为女儿嫁得好,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姚先生自然也想让女儿嫁得好的同时,能改善自家的经济情况。处于种种现实的考虑下,姚先生为女儿择偶时,自然是把关十分严格。
文章插图
把择偶当作生意来做,是对是错?姚先生为第一个女儿静静挑选结婚对象时,可谓是尽了十二分力。静静读过书,接受过高等教育,她本想自由恋爱,却无法改变父亲的固执。姚先生的眼界可比静静高多了,静静渴望的是知己式的恋爱,渴望的是相互理解的默契,姚先生却只从经济上去考虑,谁家最有钱谁就是最好的。最后,姚先生为女儿静静高攀上了自己所在公司股东的独生子刘启奎,对方有钱,受教育程度却不如静静,这是让静静不满意的地方。然而女儿不满意不重要,做父亲的满意就可以了。姚先生甚至当着女儿面打包票:“ 以后你有半点不顺心,你找我好了!”就这样,静静带着一些小委屈嫁给了刘启奎,最开始有不顺心的却不是静静,而是姚先生。当刘启奎质疑姚先生嫁女是为了从他们刘家得到好处,静静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她不允许被丈夫轻看,也不允许丈夫说了实话。在这桩高攀的婚姻里,姚先生什么都没有得到,只得到了女儿静静的冷漠和越来越少的回娘家次数。姚先生知道了亲家曾经想晋升自己的职位,却被静静阻止后,他对这个女儿失望透顶。嫁了人的女儿胳膊总是往外拐的,姚先生把静静的婚事当成生意来做,却最终打错了如意算盘。静静在丈夫变心后,才想着娘家,才哭着求着父亲给她做主,却忘记了自己如何寒了老父亲的心。姚先生第一次嫁女儿便出师不利。
文章插图
儿女的婚事,究竟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待到姚先生第二个女儿曲曲也到了嫁人的年纪,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的姚先生不再那么热心了。虽然嘴上说着不管了不管了,毕竟是女儿的终身大事。姚先生始终不能不管,针对性格强势的曲曲,姚先生准备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针。姚先生把曲曲推荐进了大公司做女秘书,本来姚先生是不赞同女子就业的,但为了让曲曲可以在一个好的环境里挑到好的对象,姚先生让女儿去上班了。却没想到,曲曲比静静更让他失望。在人才济济的大公司,曲曲看中的却是一个最普通的三等书记王俊业。王俊业家里弟妹多,没有房子,对曲曲只有一片不要钱的心意。曲曲不是静静,她不甘心受父亲摆布,因而当父亲质疑曲曲的选择时,曲曲却选择出口讽刺自己的老父亲:“爸爸,你就少管我的事吧!别又让人家议论你用女儿巴结人,又落一个话柄子!”
文章插图
听了女儿的话后,姚先生心寒了,失望了。曲曲不顾姚先生的面子常常在外约会王俊业,让亲朋好友都知道了曲曲有归属了,并且这个归属有点穷。为了不让不听话的曲曲影响到剩下几个妹妹的想法,姚先生同意了曲曲和王俊业的婚事。不仅同意,还给曲曲买了房,还承包了曲曲每个月的生活费,王俊业太穷,姚先生不能对女儿置之不理。有读者评价姚先生势力虚荣,一直都想卖女儿,然而从他对曲曲的态度来看,他只是个可怜的老父亲。反倒是曲曲不听父母的话,一心一意嫁给爱情,这种有情饮水饱的日子又能支撑多久?关于儿女婚事,有些儿女固执地把父母的一切意见当成是阻碍自己幸福的考验,却不知道父母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不是所有意见都是为了棒打鸳鸯。
推荐阅读
- 小红是林之孝之女,为何会被晴雯等人欺负?是父母在磨练女儿吗?
-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做父母的都应该看看
- 老太太带金钗去鉴宝,钗上刻有5个字,专家大惊失色您父母是谁
- 北大天才不顾反对当和尚,父母哭求都拦不住,9年后终于说出原因
- 妙乐法师:俩亲姐先后出家,不顾父母挽留也入空门,24岁成住持
- 父母做好这六件事,孩子温暖健康一冬天
- 为什么孩子越管越叛逆,因为很多父母没看懂《道德经》第34章
- 林黛玉的出身有多尊贵?若父母尚在,估计贾宝玉根本就没有机会
- 五代十国|古人讲“五子登科”,是哪“五子”,有何典故?为人父母不妨一看
- 抗日战争|大汉奸汪精卫的后代,看到父母的跪像后说了一番话,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