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完不管,后吃完洗碗”公婆这套育儿法让她焦麻了

都市热报消息 , “先吃完不管 , 后吃完洗碗 。 ”今年10月 , 付女士的公婆搬来同住兼看娃 , 这原本是件好事 , 但公婆仍喜欢用当年的老家规来育儿 , 这与付女士原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背道而驰 , 令付女士焦虑不已……
公婆搬来同住全家开心
付女士名叫付芸 , 今年35岁 , 身高约1.6米 , 短发、圆脸 , 在江北区一家诊所工作 。 付芸家住渝北区尚格博园小区 , 前段时间 , 付芸的公婆卖掉了九龙坡区的老房子 , 搬来付芸家里同住 , 顺便照看付芸9岁的儿子点点 。
付芸说 , 此前 , 公婆守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的理念 , 怎么也不愿意来付芸小两口的新家住 , 这次终于可以一大家子住到一起 , 付芸和老公都很高兴 , 虽然点点觉得爷爷奶奶平时比较严肃 , 但得知爷爷奶奶要搬来住以后 , 点点也很是期待 。
“严苛”育儿法从餐桌开始
但付芸没想到的是 , 公婆搬来后 , 育儿理念和自己完全不同 。 首先 , 婆婆就提出了餐桌规定——先吃完不管 , 后吃完洗碗 。 付芸说 , 老公小时候就一直遵照这一规定执行 , 而规定的原出发点也是很好的 , 希望吃饭时大家能够更专心地吃 。
付芸说 , 但这套规定实行后 , 原本轻松的餐桌变成了“战场” , 每个人都在闷声快速刨饭 , 尤其是儿子点点 , 变得喜欢将肉、菜、汤汁和进碗中 , 搅拌一番后 , 就大口大口地吞咽 , 只为了快点下桌 , “我都给点点说了 , 别担心 , 妈妈洗碗 , 但孩子显然被规则套住了 。 ”
“我自己是学医的 , 从小就这样狼吞虎咽吃饭 , 对肠胃很不好 , 但孩子跟大人学 , 又比较畏惧爷爷奶奶 , 现在一直这样吃饭了 。 ”付芸的语气充满了焦虑 。
还实行起“黄荆棍”家法
除了吃饭的规定以外 , 公公的惩罚方式则更严苛 , 公公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 , 搬来后专门在小区捡来一个篾片 , 当点点犯了错以后 , 比如偷玩手机、不肯睡午觉、写作业不认真等 , 就用篾片打手心或者屁股 。 付芸说:“以前没搬到一起的时候 , 最多就是严肃批评 , 现在点点最怕的就是爷爷 。 ”
付芸说 , 在此前 , 自己一直实行的是赏罚教育 , 错了就罚会站或者批评两句 , 做得好就给孩子适当奖励 , 从来不舍得打孩子 。
付芸说 , 最关键的是 , 尽管自己不满公婆的教育方式 , 但又不好直说或顶撞 , 担心老人家会多心 , 觉得是不欢迎他们来住等 , “我就希望有专家能够分析一下正确的育儿方法 , 我可以把专家说法给剪下来 , 找机会拿给公婆看看 。 ”
付芸的老公方先生告诉采访人员 , 付芸已经暗地里给他吐槽过多次了 , 但自己父母从小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 , 感觉严格点对孩子成长也没坏处 。
七嘴八舌——
范女士(29岁 女 保险):老一辈带娃都是为娃好 , 但教育方式经常有问题 , 比如我婆婆 , 我家娃被蚊子咬了包 , 她马上抹口水上去 , 我真是无语 。
庞女士(32岁 女 销售):现在年轻人的现状就是这样 , 太忙了 , 保姆又放心不下 , 只有交给老一辈带娃 , 经常会存在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或者教育冲突 , 但没法啊 。
余文骏(30岁 男 汽车销售):我觉得也应该多理解一下老一辈 , 他们都是尽心尽力的在带孩子 , 就算存在一些问题 , 但至少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付出的 。
点评:教育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咨询心理学家陈志林说 , 首先“先吃完不管后吃完洗碗”这个规定对于孩子来说 , 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 孩子会认为吃饭是一件急促、需要迅速完成的事情 , 从而违背了细嚼慢咽的健康准则 。
而“黄荆棍”家法 , 在以前广为流传 , 意在通过打骂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 , 引导孩子成才 , 但殊不知 , 这样的方式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和叛逆心 , 给孩子的性格留下缺陷或心理阴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