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如何通过笔记,从思想上的巨人,变成真正的行动者

文|弥小木
去攀岩馆的时候,发现小孩子更容易听话照做,系上绳子,眼睛盯着上面的目标,噌噌噌就爬到顶。相比较而言,大人听得更多、更仔细,行动上反而有所束缚,有的爬到一半就停在那,不敢再向前。抛开大人的体重不说,这其中有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孩想得少一些,大人顾虑得更多。
不知道大家有没这样的困惑,经常想太多,而迟迟不行动。比如我自己,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情况,想看的书太多,先收藏先加购物车,然后?也许要很久以后,才会想到读那本书,又或者是忘了读那本书。这或许是借书比买书,更有动力看完的原因之一吧。
看到《笔记思考术》提到的方法,似乎有了破解之道。《笔记思考术》,是黄钟毅将笔记融入到生活各方面后的总结与分享,看完得到一些不错的启发。
 笔记|如何通过笔记,从思想上的巨人,变成真正的行动者
文章插图
从阅读开始——当下的力量《笔记思考术》关于阅读,提到的一个观点:
当下阅读,当下处理。
有时候看到一本书,翻阅起来,觉得不错,先收藏,等以后想看的时候再看。只是这以后,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无形中,对书籍也有了囤积。想看的时候,马上看,看完立即做处理。
如何处理?理解书中打动你的地方,比如概念,比如作者写书的框架、思路。之后输出,用适合的方式写笔记、说笔记。这种读写方式,黄钟毅在《笔记思考术》中,称之为“回音笔记法”,其实也就是费曼学习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其他人,如果没有其他人,自己说出来,或者写成一篇文章,也是一样的效果。
最后,很关键的一点是写下相关的任务,与“我”有关。受到了什么启发?要采取什么行动。比如,看完《笔记思考术》这本书,我采取的行动,就是当下阅读,当下行动,有了这篇文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效率高了,对书籍内容理解更深,还有一点小小的满足感。
 笔记|如何通过笔记,从思想上的巨人,变成真正的行动者
文章插图
当下阅读,当下行动,那么如何写一份行动笔记?
行动笔记——三层笔记法黄钟毅在《笔记思考术》中,分享了行动的三层笔记法。
制作笔记之前,还需要弄明白三原则,就是3W:Why-What-How。记录笔记的前因后果,“我”是怎么想的?“我”想要变成什么样?
有了3W,制作的笔记,分三层:行动层-构思层-封存层。封存层,是基本的资料记录。构思层,是前面3W中的,Why-What。行动层,就是How,对自己而言,将要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笔记|如何通过笔记,从思想上的巨人,变成真正的行动者
 笔记|如何通过笔记,从思想上的巨人,变成真正的行动者
文章插图
这样的分布,让一份笔记流动起来。以往我做笔记,只有思,没有行,虽然也知道行的重要,但基本上,“思”完就结束。这样一份笔记,要么成了灵感的一部分,要么消失在记忆的深处。而把行动层放在最上面,或者提醒自己做笔记的时候,一定要记下将要采取的行动,这样对笔记的印象会更深,同时莫名有种行动力增强的感觉。这两天,我记任何一份笔记,都会加入行动层,对记下的笔记有了更深的理解,做相关事情时,不自觉想起定下的任务。
思考之后,有行动,才可能有看得见的效果。
笔记中的宝藏——元经验笔记行动后,就结束了吗?还没,还可以反思,再总结,形成一份“元经验笔记”。什么是“元经验笔记”?黄钟毅在《笔记思考术》分享的是,当行动之后,反思使用经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框架,使之成为下次可以使用的参考模板。
想起最近老大学校要做的PPT,之前做过,但是忘记具体要求,这次做就要重新开始。若之前做,有将具体的经验与要求记录下来,那这次就不会像第一次接触般,毫无思绪。做PPT有经验思考,做其他事当然也可以,这份经验是独一无二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