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河北博物院讲述“世界故事”之《同在东方——亚洲古代文明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3、14号展厅正式向观众免费开放。来自叙利亚、阿联酋、巴基斯坦、柬埔寨、黎巴嫩、日本共6个国家文博机构文物藏品,以及河北博物院展出的我国藏品,在今天揭开了神秘面纱,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在这里感受亚洲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展览将自12月4日开始,持续开放至2021年2月28日。
亚洲古代文明绚丽多彩,篇章恢弘、博大精深,此次《同在东方——亚洲古代文明展》汇聚叙利亚、阿联酋、巴基斯坦、柬埔寨、黎巴嫩、日本等6个国家的文博机构文物藏品,同时,还相应选取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京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同台亮相。
众所周知,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与民族最多的大陆,也是人类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亚洲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展览以“共生”为主题,分为“文明肇始 和谐共生”“兼收并蓄 多元共生”“思想交汇 情感共生”“开放融通 互利共生”四部分,展出文物190余件(套)的同时,通过视频、展板等形式,为观众进一步解读与中华文明共生于亚细亚大陆的两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等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从不同角度感受亚洲文化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和而不同、和平相处的特质。
《同在东方——亚洲古代文明展》自12月4日开始,至2021年2月28日结束,跨越春节,市民可安排时间前往参观。12月4日虽是开展第一天,但仍吸引了不少市民。
83岁的贾银亭是河北博物院的忠实“粉丝”,每次有新展览时他都会到场参观,这次更是不例外,不仅如此,贾老爷子还带上了本报12月3日推出的报道——《六国文物来冀讲述亚洲文明起源》,让采访人员很是意外。
贾银亭的女儿贾芳芳告诉采访人员,父亲的日常爱好有很多,但是读报和看展是他最喜欢的,这次展览就是因为看到本报推出报道后才知道的。“我父亲昨天(3日)看到报纸后告诉我今天博物院有新展览,他很想来看,我又不放心他一个人,所以陪他一起来了,你看他这包里还装着你们昨天的报纸!”
市民王先生则是通过“河北博物院”的公众号得知有展览,“几年前去过柬埔寨的吴哥窟,很感兴趣,回来后自己也曾经在网上了解过吴哥窟文明,从它的兴起到消亡,这次河博展出,再看到还是很震撼。”
还有三名大学生在做兼职的空隙得知有新展览,看到展出这么多其他国家的文物后直呼“精美”。“一些器物的色彩在当下也很流行,可见当时古人的技艺是多么厉害,”其中的严同学表示,自己虽不是相关专业,但看到这些文物才深刻体会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姿多彩”,“再一次领教了丝绸之路所产生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这些文物器物上得以表现。我们看到展出的阿联酋沙迦考古总机构收藏的青花盘,才得知就是公元16世纪从我国景德镇进口的,果然我们的青花瓷是有世界性影响的,长知识的同时又感到自豪!”
正在参观吴哥文明的王先生表示,此次展馆与以往很不相同,“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颜色不一样,走到第二单元才发觉,又重新看了一遍才发现原来每个部分是有主题色调的。并且设计有地铁和投影灯,让大家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参观。”
此次展览,整个展厅以蓝、黄、红、绿为主色调,注重展览流线的划分和引导,用展墙做隔断进行空间划。主展线用大色块展板、地贴导引、投影灯、顶部垂挂等多种形式做内容划分,辅展线上则多以介绍大背景、大环境等相关内容展开设计。
据河北博物院艺术设计文创经营部宋晨介绍,整个展览的形式是基于展览内容进行设计的,“亚洲文明是多彩的,包容的,所以整个展览用四种颜色来呈现四个部分,”宋晨说,“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部分的色调为蓝色,蓝色象征着孕育人类文明的河流;第二部分选用黄色,代表着我们大多数亚洲人的肤色;第三部分选用红色象征着温暖,因为亚洲又名亚细亚洲,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第四部分讲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又可以称之为绿洲丝绸之路,也象征着丝绸之路的勃勃生机,所以选用绿色。”
推荐阅读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章公祖师案入选法院年度十大案件:开辟追索流失文物新路径
- 全国通用粮票
- 文物之劫:唐太宗的昭陵二骏是怎样流落到美国的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国宝档案|走近巴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明通行宝钞”
- 这件文物大材小用古人也这么用,现在用来上课,以前用来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