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博物馆上堂课,在北京算不上新鲜事儿。但在校园里建一间博物馆教室,算得上新创意了。最近,北京四中正在与国家博物馆合作,计划打造一座“国博教室”,通过科技手段和巧妙的设计将千年历史浓缩,让“文物”可碰可用。未来,这里还可以将学生的文创落地。
文章插图
今天上午,北京四中举办了以《构建中学博物馆课程 践行中学育人方式改革》为主题的科研月专场论坛活动,邀请专家老师为博物馆课程、博物馆教室出谋划策。
从2016年9月,国博就与北京四中携手共建中学博物馆课程,至今已走过4年多的历程。目前,该校国博课题研究小组共有20位市区级骨干教师,来自9个学科组。“主要是利用国博文物资源,科学设计学校课程内容和文物学习课堂,面向初高中学生开设选修课。”研究小组老师于鸿雁说,课程内容也在不断调整,最初我们选择了近两百件文物,但现在这个数量缩小到了64件。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重要节点上的见证者。
【 牵手|四中牵手国博,要把博物馆“搬”到教室里】为何涉及的文物越来越少?于鸿雁解释,博物馆课程不是让学生只了解文物的一些皮毛,听一听历史故事。这是一门综合实践课,文物是载体,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讲到贾湖骨笛,老师会引入化学知识、音乐常识还有生物知识。“这还是一堂劳动课,学生们要动手制作骨笛、穿孔、测试声音等。”
学校还专门编制了文物阅读学习读本等。目前,文物学习学生手册已经完成初稿。上个月,于鸿雁和同事们参加了由国博主办的第4次项目专家论证会,共同开拓了中学阶段的馆校合作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深入探索如何通过馆校合作,把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世界意义和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构建可以面向全国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以及博物馆实践课程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家张汉林说,在博物馆课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发展,其情感得以丰富,思维得以训练,人格得以健全,培养了具有浓厚兴趣、积极情感、独立思考、健全人格的人。
“希望通过类似的研讨,探索更多馆校合作的可能。”于鸿雁说,学校要打开围墙办学,而博物馆体量大,内容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社会资源,是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不仅是学生,老师也要有更广阔通识的素养。未来,学校计划建设一间国博教室,增加一些互动设备,学生的文创作品将在这里生产展示。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采访人员 刘冕
编辑 王雯淼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荐阅读
- 千余件精品亮相国博 纵览华夏文明
- 张店四中被评为淄博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
- 盛京遗珍大荟萃!来国博看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 国博展出沈阳故宫珍品
- 文物收藏|假期国博“金玉满堂”
- 盲人爷爷牵手老伴每天打卡图书馆,我羡慕了……
- 法国博物馆展出一组晚清彩照,格格妆容有些辣眼,电视剧也拍不出
- 国博再开新展 追忆国戏70年足迹
- 中国之路·名家讲坛丨心悠然酒邀胡锡进先生分析大国博弈背景下的中国强国基因
- 精于“俨”,承于“嘉”,嘉定这两家单位牵手美育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