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非遗+”本土文化 视听盛宴呼之欲出( 三 )


廉江一中副校长李冰是《红橙奇缘》的主演之一,参加排练近两个月,她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音乐剧含有台词、演唱、舞蹈等诸多内容,对我们来讲是全新的领域,给予我们重新学习表演的机会,每天排练完自己的那场戏之后,大家谁也不休息,都是各自找一个角落反复琢磨、练习,演出热情都很高。”李冰坦言,可以跟着这些国家一级导演一起排练,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虽然是第一次演音乐剧,不过李冰还是很有底气的,她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塑造好这个角色。“观众肯定会喜欢的,这是一部大众化的剧目,音乐剧形式新颖吸引人,是对廉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歌的传承和发展。”对《红橙奇缘》达到的预期演出效果,李冰信心满满。
?幕后
找演员搭班子从零学起
《红橙奇缘》故事大纲和演出方式确定后,进入排练阶段,导演林波发现,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廉江本土缺乏专业的文艺团体。
虽然有廉江市剑清粤剧团作为基础支撑,但粤剧团承担着政府“送戏下乡”任务,团队成员还要照顾各自的家庭。幸好在陈剑清等几位骨干发动下,参演人员坚持抽出时间前来参加排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唱腔和演技(台步)。
大部分学员并非科班出身,先是单纯地背台词,然后请导演现场指导动作身法,再到融入群戏角色。“每一句唱腔,都经过精雕细琢,一段戏或一句念白跟老师学习后,再练习三到五天。一个身段动作反复操练一二十次,做到让自己满意、导演满意、拍档满意为止。”陈剑清不断鼓励团队成员深入钻研角色,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以最好的表现来演绎。
白天排练音乐剧,晚上还要到各乡镇、村庄去表演粤剧,一个多月下来,一些演员的嗓子都唱到失声了。“很多不会讲话的成员,每天都在很认真地练习对戏,只要留个心眼,你总会在排戏现场看到会讲话的成员不厌其烦地教不会讲的,场面很让人感动。”林波觉得,剑清粤剧团的演员们实在太辛苦了。
光有粤剧团成员的支撑还不够。廉江市委宣传部协调各学校,筛选出一批有音乐舞蹈表演功底的教师、学生,也加入到《红橙奇缘》的演出中,他们尽力协调好工作、家庭和排练的时间。
“每天的排练任务很重,经常早中晚两班倒甚至三班倒。下午排练完,中间就一小时晚饭时间,之后又继续排练。”黎明说,来自廉江一中的老师肖瑾和妻子是教师双职工,且都是外省人,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只能靠两人自己带。有时肖瑾的妻子要上晚修课,他只能把孩子带来排练场。
“这样的演员还有很多,他们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顾好家庭,为了排练功课不落下,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黎明说,经过主创人员、编导、声导等细心指导,这些不是科班出身的表演者,一步一步向专业水平线靠近。
林波对所有演员的表现都非常满意。“这部剧以歌对唱的艺术形式来表演,朗朗上口,清新易懂,又意味深长;承传了歌艺术,地方特色浓郁,有力地弘扬了廉江客家本土文化,传递了正能量。”林波认为,作为廉江第一部现代水准的大型舞台剧,《红橙奇缘》色彩非常丰富,将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一出好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