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本土|“非遗+”本土文化 视听盛宴呼之欲出】“文化+特产”打造新名片
创作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是廉江市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歌”的一次大胆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瑰宝,要保护它、传承它,光靠民间不够,还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解决了生存问题,要想走得更远,那就必须向市场化去探索。”廉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维荣道出了非遗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在他看来,政府用扶持项目的方式,尝试为这些民间文化赋予载体,进而推向市场,或许才是长远之举。
歌是用廉江方言“话”演唱的山歌,至今有500多年历史,盛行了270多年。歌歌词为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押平水韵(可重韵),民间还保留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民间流传的民歌歌词讲平仄格律的痕迹明显,与七绝、竹枝词类似。其音乐特色是音调高亢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典型的民族调式,五声音阶,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混合节拍情况较多。
乘改革开放的春风,1982年后,对词、曲造诣较深的作者吸收歌原有的腔调和韵味,进行大胆创新,演绎成载歌载舞式的表演唱。近年廉江本土代表作有《王母寻宝下廉江》《运河情思》等,参加省市比赛均摘得奖项。
廉江红橙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廉江的名片之一。《红橙奇缘》正是以红橙为核心而打造的一个故事,讲述廉江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包括廉江青年运河,鹤地水库,培育红橙、宣传红橙的故事。
“作为一种文化坐标,代表廉江地域的文化,我觉得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音乐剧,把当地的特色文化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向大众展现出来。《红橙奇缘》部分台词保留话,很多歌曲也以话来呈现,我觉得挺好,歌是廉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传承和发展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廉江生活一年半的沈朝政感言,《红橙奇缘》搬到大舞台,既是对非遗保护的探索,也是廉江城市发展的需要。
《红橙奇缘》在创作之初,就邀请到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金旭庚,国家一级演员林波,国家一级编导梁群等“大咖”参与。演员以廉江市剑清粤剧团为主要班底,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吸纳优秀音乐人才成立廉江市歌艺术团,于今年10月15日开始排演。
历经多次研讨、修改,《红橙奇缘》创作组敲定以红橙和精准扶贫工作为剧本主线。歌调音乐剧包含传统戏和现代戏两部分,两部分内容最大的不同是表现形式。现代部分是现实主义的舞台表演,传统部分的传说故事通过现代人去口述,以歌的舞台形式展演。现代古代两部分之间不是穿越、不是倒叙,而是穿插与结合。
现代戏部分的故事,主要角色是驻村扶贫干部龙桔和村干部李橙,以红橙为线展现廉江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实干精神。传统戏部分则融入廉江的神话故事,赞美阿橙与三妹因橙结缘的纯真爱情、献身红橙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两条线相互映衬,声情并茂。
共赢
扬文化练队伍育市场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红橙奇缘》多形态、立体式地展现廉江新时代广大农民、农村的新面貌、农业的新发展。其中,以群像的描绘让观众感受到橙乡大地干部群体的力量,让“英雄”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也更有分量。通过现代舞传递出语言无法抵达的情感境界,既保留本土特色,又让人感受到创新的生命力,令人耳目一新。
快递哥、种橙姑娘、全媒体采访人员、抗台风的村民、坐上旅游大巴来廉江摘橙……《红橙奇缘》这部音乐剧的内容丰富有趣,贴近生活。“我们把廉江发展历程和红橙旅游文化融合在音乐剧里,相信会给观众呈现出一种新的观感。”黎明介绍,《红橙奇缘》音乐剧共有五幕,演出时长约110分钟。
“创作这部剧,其实是一件四方共赢的事情。”关维荣分析,这部剧既能传承弘扬廉江的歌文化,又能宣传廉江的红橙产业和红橙文化,还能以这两种极具廉江特色的文化为载体反映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成果,最后还能为歌传承培养一批人才。“我们不但要培养传承人,还要培养观众。只有这样才能培育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它们的路也才能走得更宽。”关维荣说。
推荐阅读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同仁嘛呢调!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