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鲁迅化”成常态,鲁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想要第一时间获取“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和有趣的故事” , 请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文丨小敬妈妈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相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 , 对鲁迅先生都不陌生 。 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还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 且一生在文学方面拥有颇多的代表作 ,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藤野先生》等 , 都是我们学生时代课本上所熟悉的作品 。
“去鲁迅化”成常态,鲁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文章插图
【“去鲁迅化”成常态,鲁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鲁迅先生之所以能在亿万中国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 源于他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 鲁迅先生的作品曾被大量编入中小学教材 , 被广大学生学习并背诵 。
可最近几年 , 随着中小学教材改版一事的兴起 , 很多人惊奇地发现 , 鲁迅先生的作品 , 正在被逐步移出教材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出现“去鲁迅化”现象的原因
“去鲁迅化”成常态,鲁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文章插图
经调查发现 , 中小学课本之所以会出现“去鲁迅化”的现象 , 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 , 有人认为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度的时代 , 他的很多文学作品让人晦涩难懂 。 而且鲁迅先生的作品太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 , 许多的语气、用词都与现代文有出入 , 甚至还有许多的通假字 。 “去鲁迅化”就是为了让当代语言更加流畅、直白 。
第二 , 有人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过于有时代特色 , 因为在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 ,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年代 , 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现实意义 。 而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 鲁迅先生所批判的东西大部分已经消失 , 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不适合现在的孩子 。
“去鲁迅化”成常态,鲁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文章插图
“去鲁迅化”到底去掉了什么?咋一看 , 似乎上述两个原因都说得过去 , 但仔细分析的话 , 很多人都觉得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
首先 , 第一个观点如果成立的话 ,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抛弃所有的文言文作品呢?我们是否要将中国古典文学全部扔进历史的尘埃中呢?
“去鲁迅化”成常态,鲁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文章插图
其次 , 鲁迅先生确实不是一位浪漫的文人 , 他是一位嫉恶如仇、充满斗志的战士 , 他以笔为剑 , 与现实斗争、与黑暗斗争、与人性斗争 。
他的作品写尽了人间冷暖、悲欢离合 , 在现实与理想的冲撞下 , 深谙世事的中国人更加看懂了鲁迅先生的作品 , 更加发现鲁迅先生作品中所要表达观点的正确性 , 这些思想历久弥新 , 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就应该只关注现代社会较为光明灿烂的一面 , 不应该过早地去了解曾经旧社会的黑暗面 , 那么中小学教材中为什么还要保留曾经那些文学大家们的作品呢?一味地过度保护孩子 , 怎能让他们拥有像鲁迅先生一样敢于面对狂风暴雨的精神呢?
“去鲁迅化”成常态,鲁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文章插图
因此 , 很多人公然喊出了一个事实:将鲁迅先生的作品逐步从教材中踢出 , 就是为了防止人们发现一个事实 , 那就是鲁迅先生作品中所描述的情景 , 在现实社会中比比皆是 。
虽说此话有些不妥 , 但也表现了广大中国人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喜爱之情 , 他们在用行动捍卫着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心中的影响力 , 以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
莫言先生对“去鲁迅化”现象的看法 , 可谓是一针见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