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类不进化出让自己在学习时分泌多巴胺的机制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首先得了解多巴胺的实质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大脑中的作用机制。多巴胺大概是多数人最耳熟能详的神经科学术语了。更广为流传的一个概念大概是「多巴胺是快乐物质」。这个误解导致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以为,直接往大脑里注射多巴胺,就能快乐。在上搜索「多巴胺」,光是看问题就可见一斑:「人生的意义是不是就是多巴胺?」「未来人类是否会用多巴胺取代所有娱乐活动?」「大脑怎样才能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让自己开心?」如果你明白多巴胺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就不会有这样的误解了。
多巴胺的个人简历
英文名:dopamine,缩写DA
籍贯:大脑里有好几个区域生产多巴胺,但最主要的在基底核(basalganglia)里。基底核里有两个区域:黑质(substantianigra)和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area),负责生产多巴胺。
常居地:黑质—\u0026gt;纹状体(striatum);腹侧被盖区—\u0026gt;前额皮层(prefrontalcortex)




图3:多巴胺在人类大脑中的分布图。黑框里的标记为产地,箭柄为通路方向,箭头则为常居地。多巴胺在大脑里有两个主要的产地,它们相对应的通路已用不同的绿色标识出来了。(图片来源:赵思家)
多巴胺的三大功能
不卖关子了,多巴胺主要有三个功能,运动控制、行为选择和强化学习。你可能有点懵逼,怎么感觉它们三个风马牛不相及呢?
我第一次学的时候也觉得莫名其妙。我琢磨了很久该怎么捋多巴胺的功能,改了又改,最后我决定按图索骥——从多巴胺在大脑里的实际分布来讲。
多巴胺从何而来?大脑里的绝大多数多巴胺产于一个叫基底核的中脑区域。
其中,又有两大产地:黑质(substantianigra)和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area)。它们俩挨得特别近,但我们一定要将它们分开讲,因为产地决定了多巴胺的最终去处,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功能。
#额外说几句#
基底核的英文名是「Basalganglia」。如果你对神经解剖学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个翻译不对劲。Ganglia(单数为ganglion)的中文翻译应该是神经「节」,指的是周边神经系统的神经核团(神经核团=神经细胞的胞体的聚集,aclusterofneurons)。而「核」(nucleus)是指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核团。那为什么不叫基底节,而叫基底核呢?原因出在英文本身,它本身就是错的;基底核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周边神经系统,所以它本应该叫basalnuclei,而不是basalganglia。这个错误的英语名字现在已经成为习惯,但在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被纠正了。这种「英文错的,中文翻译反而是对的」的例子实在少见。
咱们换一种方式来解释:多巴胺是从农村进城的打工仔。这群打工仔主要来自一个省份,叫做基底核。细分一下,多巴胺的籍贯来自这个省份两个紧挨的村儿,一个叫做黑质,另一叫做腹侧被盖区。
因为一些未知原因,来自黑质的多巴胺,走不远,出村后全体都会去同省的另一个城市,叫纹状体(striatum)。去的多了,就形成了通路,这个通路被称为「黑质纹状体通路(nigrostriatalpathway)」。这群多巴胺主要就是负责自主运动的调节和控制,比如维持一个姿势或执行一个动作。
但黑质这个村儿啊,有个问题,因为一些未知原因,村上的建筑物(也就是负责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特别容易一片儿一片儿的受损甚至彻底坍塌(也就是细胞死亡)。这些细胞一死,人就会出现无法控制运动的现象,比如手抖、路都走不了,严重就会出现帕金森。
帕金森是一种通常在老年人的大脑中出现的疾病,其最明显的症状对动作失去控制权,比如身体僵硬、动作迟缓、或是四肢在不动的时候出现不自主的颤抖等等。现阶段帕金森是不可治愈的,但可以减缓症状。现在最常见的帕金森治疗方式就是摄入L-DOPA。L-DOPA是多巴胺的一个前体。那为啥不直接摄入多巴胺呢?因为多巴胺不能经过血脑屏障,你无论是口服还是直接打入血液,都没办法进入大脑,那没啥用,但L-DOPA可以。这个L-DOPA必须长期使用,而且还有很多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治标不治本。等大脑里负责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大片死亡,那注入再多的L-DOPA都没用了。而患有帕金森的大脑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黑质里的神经细胞大片死亡,进而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里的多巴胺水平降低。
从另一个村儿——腹侧被盖区——出来的多巴胺,就走得比较远了,都要出省。绝大多数会走得特别远,去前额皮层(prefrontalcortex),途径前扣带回(anteriorcingulate)和眼窝前额皮质(orbitofrontalcortex),这形成「中脑皮层通路」(mesocorticalpathway)。走这个路子的多巴胺主要和做决策有关。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这个话题真的真的非常有趣,在基于实用而非兴趣的学习(看课外书和学习应试知识是不同的)时,我们很难直接获得快乐,快乐是有一个结果的时候才产生的。
因此你能发现,大量分泌多巴胺的情况大都是即时性的。比方说吃饭爽,亲密行为爽,胜利也爽。
但是应试性质的学习(或者任何需要长期回报的事情)是延时性的,推动它的是忧虑而非冲动。
比方说你担忧明年没得吃,就会控制住自己不把种子也吃掉。
这是因为掌管喜欢/不喜欢的脑区先于掌管应该/不应该的脑区产生,这也就是所谓的爬虫脑和哺乳脑——大脑的演化是层层叠叠的,外皮层是最晚产生的。
而神经递质的运作方式也远远早于外皮层的诞生。
你看,我们很久前就获得了这个东西,共祖非常非常早(实际上他们正在拿水母做实验……那共祖就更早了)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利用小巧透明的幼年斑马鱼,揭示了奖赏性嗅觉刺激诱发脑中多巴胺的释放,所释放的多巴胺可以用电化学方法实时记录并能追溯其上游的神经环路。这是首次在清醒的小动物脑中记录到感觉刺激引起的多巴胺释放,阐明了多巴胺能神经调质系统环路机制中的诱人潜力。所以说多巴胺和一时的刺激关联是非常古老的事情,它的演化方向是反射系统替你决定要不要做什么以适应环境。
而我们的外皮层是非常晚近的产物,它的演化方向是你自己决定如何适应环境,奖惩系统作为辅助存在。
所以说如果你急于和姑娘/小伙子搞对象,你的外皮层就会告诉你这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是稍微昆虫可能就直接上了。
不过说到这里呢,倒也不是说我们只能把延迟满足当成折磨。
神经学家RobertSapolsky就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思路
首先,将一只猴子关在笼子里,笼内有一个可以弹出的把手开关,猴子每拉动十次把手,就会得到一次奖励;之后,在笼子内加入一个指示灯,灯亮起的时候,开关弹出,慢慢的猴子会把“刺激灯光”和“奖励”联系起来。有趣的是,猴子会在灯光刺激下释放比得到奖励时还要多的多巴胺。也就是说,在你学习的时候,多想想考高分会得到的父母奖励,老师夸奖,同学敬畏,刚下飞机,年薪百万……你就会对这件事情更上心,而如果你真的成功体验过几次,正反馈回路就会建立,你一想到学习,大脑就联系到成功——多巴胺也就分泌了。
还记得我最开始说的吗?即时性满足是冲动推动的,延时性满足是忧虑推动的,而建立正反馈和自我暗示,可以把延时性满足也分解成一个个小型的冲动来替换忧虑。
当然,绝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一想到学习,大脑就联系到失败………对不起?_?你们继续聊吧,我躺平了。

■学习是可以分泌多巴胺的,但并不是在输入的过程中分泌,而是在输出的时候~~
搞科研的人可能都知道,看文献是最痛苦的,但写文章的时候却很快乐(写不出来除外)~~
正是这种输出的快乐,诱惑着人去继续输入,形成投入-产出-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但是,学生特别是大学以前的学生,乃是为了应试而学习,考试的条条框框太多,所以并不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输出”,所以,基本上没几个人是喜欢考试的,只有在考高分的时候,才能获得些许成就感~~
但是,考试考高分,跟大学以后写论文做毕设还是不一样,写论文写得顺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打通任督二脉、建立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的感觉,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在精神和智慧的领域,终于开辟了一亩三分地~~这个神奇的过程甚至不需要借助外界的评价机制,自己就能感受到这种成就一番事业的欣喜若狂~~写得好还是不好,文章能发表还是不能发表,很多时候自己心里是清清楚楚的~~
考试考了高分,那是已经有外界的评价机制介入了,所以不一样~~
武志红说他当年给《广州日报》写一个栏目,每周能阅读上百篇文章,然后哗啦啦写一堆,那个栏目并不是他的专栏,但因为他特别能写,所以渐渐地就统治了那个栏目,收入也水涨船高~~
我不否认一周能读上百篇文章肯定是很厉害的,但也要注意到,武志红的理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术理论,实际上,他的的理论根植于精神分析学模型,再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撒切尔夫人的生平事迹之类的……),基本就能写了~~理论模型本身是已经存在的,他需要做的,只是摘取他需要的信息,来填充那个既定的框架,因此他就能非常高效地筛选和处理一堆信息,迅速地形成自己的论述逻辑~~
他把他的这种高效形容为“攻击性”,即一个人表现在职业领域的攻击性~~
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攻击性,这就是路径依赖,本质上可以归类到思维惰性的谱系……
一个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人文作者,在30岁左右的时候可能是最痛苦的,因为他需要去建立自己的体系,可是一旦体系建立了,就可以正式进入高产期了,短则三五年,长则十数余年,基本都在吃这套体系的老本~~每次只要添加一下边角料,就可以弄出一堆成果,“输入-产出”的周期也会显著地变短~~
人就是一种寻求快感的动物,高产的作家,便是源出于哺乳动物对快感本能式的追逐~~
其实很多高产的作者在理论贡献上并不突出,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尽可能地缩短“输入-产出”周期,来获得更为频繁的快感体验,所以就一直把高产的工作习惯保持下去~~
我自己并不是一个高产的学术工作者,但是我在答题却非常高产,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输出快乐~~
而且我发现,没有成本的输出,低成本的输出,竟然跟高成本的输出一样快乐……

■其实我看过资料,人类在学习的时候,确实会分泌多巴胺,因为大脑内的神经细胞,在通过学习,建立神经网络桥联的时候,为了奖励这种联结,大脑会分泌多巴胺。

所以会有信息依赖症,因为刷信息,可以带来新知识,大脑分泌多巴胺,感到爽快刺激。

于是我们的今日头条,,趣头条就这么上线了,制作了一个个信息消费平台,让大众在消费信息的时候,信息成瘾,依赖信息,不断分泌多巴胺,把刷头条,刷,变得越来越停不下来。

你还记得你14,15年,刚接触时,对优质信息信息成瘾的历史吗?当时的观众,一天刷8小时,手机流量用在上占了80%。

你农村的老伯天天在朋友圈分享口水文也是一样,蹲在树下刷今日头条的二叔也是跟你刷,一个原理:当学习,阅读时,观摩时,神经网络联结建立的时候,大脑信息形成正反馈,会分泌多巴胺,对信息产生依赖。

因为我们农村里的大叔二伯所能够理解的信息,在他的神经连接起的知识文化之外,所以他们只能刷头条系内容,而我们也只能刷。

当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内容,求大于供时,大众容易被满足的底层欲望,衍生出的劣质的文化就会占据文化市场。

尽管如此,劣质信息更容易满足更多的人。

想要大脑分泌多巴胺,奖励学习,前提是你在学习你感兴趣,并且是你想学的知识时,你才会分泌多巴胺,不然你就会像农村的二叔,对此知识毫无理解力,并表示不屑。

所以爱知识,要爱自己喜欢的知识,才会不断的开心的爱下去。就像读大学一样,你喜欢文学,你可以在文学上获得快乐,久而久之你就会在多巴胺的刺激下,一直爱下去。如果你爱数学,但是学了文学,你从咬文嚼字中得不到快乐,你就学不下去了。

所以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

如果是被迫爱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知识,大脑又不分泌多巴胺,神经网络联结还联不上,知识无法在你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奔跑,老师提问你,你一问三不知,这可惨了。

如果你找准了自己喜欢的文化知识,
因为多巴胺的分泌,
你每天都是快乐的,
伴随着你神经网络联结的充盈丰富,
你的知识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飞驰,
因为关于这片知识的神经网络太多太多了,
所以还会产生类似高利贷一样的复利,
一段时间内你还会知识大爆炸,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你看,大自然设计的多么美妙,
想一想你是专家的感觉,
对,就是那种正确的感觉。

所以道理我都懂,你也许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