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视频上有哪些旅游博主让你看了会有想去旅游的冲动

旅游博主千千万,在我眼里只分两段。一段是小红书模式,帆船酒店、私家沙滩、高空跳伞、法式大餐,男博主一定是腹肌六块,女博主一定是马甲线在线,不论是冰天雪地还是温暖海岛,总要找机会脱一下给你看看荷尔蒙的美好。
这些播主在我看来,是《正大综艺》的延续,是《crazyrichasians》的旅游版。
我就很好奇,他们坐在一百平米的房间里面写着自己这一路是怎么省钱的,不容易精分么?
二段是贝爷模式,哪里人迹罕至往哪里走,哪里危险动荡往哪里走,倒也不是穷游,甚至去的地方要花很多钱,但是更加深入当地人的生活。
这些播主,是「反朋友圈」的,是真正把真实世界抛去滤镜放在我面前的。
也是更容易激起我想出去看看欲望的。
若她涉世未深,就带她看尽人间繁华,这句话我觉得在旅行上非常的恰当。
当年我也是出门就奔着巴黎的凡尔赛、德国的天鹅堡、巴塞罗那的高迪公园去的,到了就打卡景点、美食、咖啡馆。
那时候不是去旅游就是去度假。
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走走停停看看逛逛,经常是上午四个景点下午八个必看,又想看人文,又想看自然景观,还想吃遍当地的好吃的。
度假就休闲了很多,睡到大中午,沙滩上一躺,晒了正面晒背面,晒了背面晒侧面,晚上啃个大龙虾,磨磨蹭蹭一天就过完了。
这两种模式也有结合的时候,基本就是城市人想到玩耍旅游的常见状态,也是旅游博主最常描述的状态。
直到我曾经为了MBA的一个游学项目,在开普敦待过将近一个月,在那之后,我就更想看那些「沉浸式体验」博主的视频了。
大家说到南非,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在我脑子里面,就是黑人和白人的对立,曼德拉几十年的牢狱生活,贫富差距极大,平民窟和CBD共存。
我去南非之前看游记,讲的都是霸气的桌山,五颜六色的房子,无敌的夜景,生猛海鲜。






而真正到了南非开普敦才知道,这里的人是最好的景色。
南非是一个有创伤的国家,当年的种族隔离创伤对这片美丽的土地的伤害,到现在都没有停止。我在西瓜视频上看到有对夫妇,叫《侣行》,当看到他们的标题《南非白人遭黑人歧视,住贫民窟》,我就知道终于有博主深度的了解了这个国家。






种族隔离,是在南非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当时是和开普敦大学商学院合作,他们的「学校招待所」,就是当年开普敦最大的监狱
大家可以看到酒店的窗户,都非常的反人性,又小又高,我当时就在里面住了一个月。
而这个监狱最大的作用,就是来维护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从1948年开始,到1994年结束。
南非政府将居民分为四个种族:黑人、白人、有色人和印度人,各种族住在不同的区域中。种族隔离政策的第一件事,就是1949年开始实行《禁止跨族婚姻法》,严禁白人与其他种族的人结婚。
生殖隔离,是在生物学上强行把白人和有色人种变成了两个物种。之后为了维护欧洲移民阿非利卡人的少数统治,开始不停的折腾。
遇到的每个南非人,不论黑白,都可以滔滔不绝的讲上两个小时当年的惨状。
在剥夺了黑人的选举权之后,开始在生活上分离两个人种,先是公园里面的长椅不能混坐,有专门的黑人椅和白人椅。
到很后面甚至公园也区分了,有白人专用和黑人专用;然后开始禁止黑人在城市定居,只能在城市里面打工。
甚至开始让黑人在南非境内迁徙,聚集到所谓的「黑人家园」里面去,把土地空给白人使用。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
南非人民在1994年的大选里面,把26年半都关在监狱里面的曼德拉选上了总统宝座,正式结束了南非的种族隔离。
正当南非人民开始准备好好搞建设的时候……物极必反了……这也是很多旅游博主不会说的事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当年被压迫的黑人不光取得了平权,还要求来点补偿。
给我们做导游加司机的大哥,他很特别,当年他老爹老妈是1985年《禁止跨族婚姻法》被废止后的第一批突破世俗的人。
导致的结果就是,他的原话:在种族隔离期间,他不够白;现在,他不够黑。
所以他尽管父母文化程度很高,自己也是大学毕业,却只能做导游的工作,大家可以看看他的肤色。



而南非的贫民窟,更是名声在外,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旅游景点。
说是MBA项目让我们去帮助创业者,其实我们去就已经是拉动当地就业了。
进去之前每人配了一个保镖,学校反复告诫我,除了一个手机什么都别带,随时贴着保镖,不然屁股都别想带出来。
我分配到的这一个,双拳打开南天路,铁掌灭尽遍地虎,玉牙蹦碎朝天吼,我在旁边怂成狗。



而我的保镖真的帮我捡回了一条狗命。
刚看完当地的一家肉店,要去看街对面的网吧,我正在横穿马路,迎面走过来一个人,用英文问我几点了。
可能是之前一切太顺利,警备心放下了,我手伸进裤兜里面准备掏手机看时间。
一只黑乎乎的大手从后面伸过来把我拉住。
转头一看,我牙齿缺了一半的保镖正张嘴咆哮,口水撒满了我的额头。
我才看到后面也有两个当地人,和前面问时间的老哥形成一个稳定的等边三角,把我夹在中间。
保镖狮子吼的时候,他们还在缩小包围圈,还在肉店里面另外两个同学的保镖赶过来,他们才骂骂咧咧的撤退。
回到肉店,两个同学的屁股还在,看来贫民区老哥没有看过毛主席的书,不知道「调虎离山」这样的中华智慧,也不知道「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术。
我的尿,离我的裤子,只有零点零一公分。
而西瓜视频上《侣行》这对夫妇,去的是比我更危险的贫民窟,传说中的南非上海楼,那是只有一个保镖搞不定的地方,不光需要穿防弹衣,为了避免被扒光了以后裸奔,还需要穿两条内裤。









刚下车,就被人盯上,这个大楼里面挤满了危险分子,稍微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事儿。
身上带的90发子弹不够用。
强烈建议大家看看这个视频,你会看到很多博主或出于涨粉目的,或出于旅游宣传目的,不让你看到的真正的地方。



我觉得,旅游博主,并不一定说一种就比另一种高级。
而是一种给咱们看到的是环境,另一种给咱们看到的是真实。
这种真实,甚至是我没有勇气去面对的,所以我更喜欢看他们,他们的视频让我更有想去走走的冲动。
在西瓜视频上,有骑行非洲的博主,叫鞋底骑车环球旅行,手套里随时藏了一百块钱,遇到麻烦就找警察通融通融;有专门走荒凉之地的博主,叫郑义,两辆越野车掉进冰湖,只靠身边的物资能支撑起60个小时的等待救援,中途驱赶走狼群和躲过冰雪暴。
这些博主,真正践行了《游褒禅山记》里面的那段话: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在西瓜视频上,我最喜欢的旅行博主是房琪kiki。



她是一个,一年中有超过300天都行走在路上的姑娘。
不论是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还是在西藏米林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在人迹罕至的腾格里沙漠,在最深处达1637米的贝加尔湖,你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就是房琪kiki,一个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女孩。
其实,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
为了能够考到北京,她两次高考,第二次获得了中传艺考全国第七的好成绩,却因文化课发挥失常落了榜,最后在一个三本大学读了编导。她的履历很普通,没有名校,没有显赫的背景。但是她没有放弃她自己。
大学四年里,她寻找各种机会,只为了能去北京。快毕业的时候,同学推荐她去参加比赛。没有任何主持经验的房琪就这样站在了全国舞台上,经过层层选拔,她最终成为了一名央视的主持人。2007年她参加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在一段《我们毕业了》的演说中诉说了自己“拒绝人生经验,勇敢选择想要的生活,不顾一切捍卫梦想”的决心。毕业后,房琪如愿成为一名外景主持人,像很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她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遭遇了瓶颈。
这就是普通人的逆袭!
但主持人的工作更多是配合节目和导演的需求,房琪说,之前在《美丽中华行》栏目组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导演交代的工作,但她更想找一个载体,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在央视的日子里,她发现了她想走的人生道路,那就是从事新媒体、短视频。她选择了辞职,辞职后,房琪开始准备自己的旅程和拍摄方向,她在一条视频中说,在决定做旅行自媒体之后的一个月里,她看完了314支旅行视频,给12家景区打电话被拒绝了12次。她的创业之路,一开始就是荆棘丛生,充满艰难。
但是她不放弃,她坚持了下来。
慢慢地,房琪的视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粉丝中,大多是还在读书的学生,或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很多人追随着她的脚步,丈量出自己与远方相遇的美好。更多人与她分享自己在现实世界里的挣扎和思考。
很多人说,她是说走就走的“神仙爱豆”,竟真的活出了大多数人向往的模样。而她却说,在路上,疲惫、危险和窘迫绝不比朝九晚五少。若你只想逃避,旅行也不能让你获得救赎。
她说:“你要知道,生活的伟大就在于当你认清现实后却依然爱它。”
一句“只要还在路上,就能让你觉得这人间好值得。”为她带来1000多万的播放量,90多万的点赞量。几万条评论中,鼓励、赞许纷至沓来,更有许多网友用大段大段的话,与她分享自己的经历。“逐一回复这些评论时,我突然得到了更大的动力。他们的观看和点赞,成为我自信的开始。”
我记得她说:“从小到大,我把很多时间都奉献给了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剧,动画片……在这些虚拟的世界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们也陪伴了我成长。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我和风情万种的美好不期而遇,一个一个帮回忆找到了现实载体”。在浙江东南的神仙居,天姥山,她仿佛在云雾弥漫之中闯入李太白千年之前的梦境,与儿时背诵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融为一体,这也是我见过的最有仙气的吟唱。
我喜欢她的视频,因为她真实,她不是一个颜值主播,她素颜出镜,随意搭配衣服,就是把最真实的本性呈现给大家,这就是真实的旅途!
这简直是旅行届的清流呀!

■谢邀。
我说一个比较小众,粉丝量也不多,但是十分有意思的博主——用青春去旅行。



其实这个博主同其他旅行博主没什么特别的,一台车一条狗,就天南地北的开,不过与众不同的是,我超级喜欢他的那辆小面包车和路上遇到的故事。



记得有一期是他走川藏中线的时候,途中中途露营休息碰到一对90后的小情侣,辞职后买了一辆一万元的二手车改造一下就上路进藏了。
抛开世俗的想法,个人觉得这样的小情侣极具浪漫主义精神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