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个人过周末有没有啥好推荐( 二 )
既到北京而后,那数日之间的观感,又好像忽然投身于一个传统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的洪流中,手触目视无不渲染鲜明浓厚的历史色彩,一呼一吸都感觉到这古城文化空气蕴藉的醇郁……这实在是我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最伟大的一课历史教育,是我平生所难忘怀的”。既然在北京,就没有道理不好好利用周末时间去体味她的深幽魅力。至于为什么适合一个人去,同博物馆一样的道理,人一多,就很难静下心来聆听城市讲给你的故事了。从大空间大场所、到小社区小胡同,都是可以一个人去的,也都是了解和认识一座城市的途径。(1)西海地铁积水潭站B或D口出,公交积水潭桥南或德胜门西下车。
北京内城有六片海子,分为外三海和内三海。内三海是北海、中海、南海;外三海总称什刹海,分为为西海、后海、前海,分别以德胜桥和银锭桥为界。北京内城就这么几片水,金贵得很,元人来的时候见到水兴奋啊,管它们叫做海子,并且依水建都。这六海之中,中海南海就不用想了,北海将它算作公园一类,剩下什刹三海之中,最爱的还是西海,也很适合一个人去。从北侧沿小山入到西海北沿,山上有个汇通祠,现在也是郭守敬纪念馆。下山之后在北沿可以在芦苇荡中看到郭守敬的塑像,瞻仰一下这位水利大师。沿着西海慢慢走,到了德胜桥再绕回来,一路都是清幽的景色。南沿有座有机玻璃厂,现在改造成了一些文创公司的办公楼,小院很有情调。其他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场所。白天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岸边玩耍,晚上则更多垂钓者,还有树下下棋的老北京人。平凡而真实的北京一角。(2)雍和宫、五道营地铁雍和宫站C口,公交雍和宫站、国子监站等下车。
即使不是信徒,也可以去雍和宫请个愿,有赠香,足够从前门一直拜到最后。来求个好姻缘的话也许有机会来还愿呢~一定要虔诚,莫要匆匆走个过场。上一次去的时候人比较多,上香都要排队。临到我前面那个人拜佛的时候,我才注意到这是一位出家人,而且是远道而来的出家人。他慢慢放下手中领着的大旅行包和背上又大又重的远足包,抹了抹汗,才走上前去。每一拜都庄重得起身站好再俯身叩拜,满满的仪式感,看的我满是感动。扯远了。。接着说,除了虔诚之外,请谨言慎行,虽然不是信徒,但也不要犯一些佛家的忌讳。比如说···一定不要踩门槛!一定不要踩门槛!一定不要踩门槛!(毫无宗教素养的答主几乎要哭着强调这一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讲究,去的话自己提前稍微做一些功课,毕竟这里曾经是全国藏传佛教的事务中心,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西边有孔庙和国子监,但是我也没有去过,所以不好细讲。雍和宫西面隔雍和宫大街相对的就是五道营,正是@蕾梅黛森所提到的那一条街,类似于南锣鼓巷,但更加清静的胡同,很多手工艺品特色小店。转一转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3)琉璃厂、大栅栏地铁和平门站C或D口,公交和平门外下车,往南就能看到琉璃厂。
喜欢字画什么的话,可以到琉璃厂转转。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中国书店、一得阁、荣宝斋等老牌书画店,还有徐悲鸿、郭沫若等大家题字的匾额,整条街十分清静。之前有一次去偶然走进了一家院落里的咖啡屋或者叫茶馆,具体叫什么名字却是忘记了,女主人把自己家的小四合院的空间开成了供来客交流的地方,弯弯曲曲绕了几回才真正进到小院中。小店儿通常需要预约才能来,我们冒然到访,女主人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跟我们分享了她早年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和回来后开这个小店的故事。琉璃厂东街往东这一片还有杨梅竹斜街等比较有特色的北京胡同,棋盘式布局的北京旧城,除了烟袋斜街,最出名的大约就是这一带的几条斜街了。对了,兴许还能意外发现沈从文在这里留下的些许印迹。杨梅竹再往东一些就是大栅栏,也是北京老字号集中的地方,全聚德、便宜坊、张一元、瑞蚨祥等等,比起琉璃厂要喧闹得多。前面讲到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每年也都会在这里有很多展览,传统手工艺者、现代设计师在此云集,前门西河沿街也是设计周的必去地。(4)护国寺街地铁平安里站A或B口出、或者公交护国寺站下车。
从护国寺街进去,街西侧这里北京的传统食物很多,可慢慢享受。酒足饭饱再往东走,留心的话可以发现路两旁有很多名人王室的故居,像溥杰故居等。护国寺街的东口北侧是梅兰芳纪念馆,纪念馆不很大,却都是大师的记忆。穿过路口进入定阜街再往前行,来到辅仁(北京师范大学北校区),正门是不太能进的,运气好的话也许可以从侧门进去。辅仁的后院还保留着传统风格的亭榭和走廊,散发着古典的气息。当然,如果你喜欢拍照的话,没有小伙伴一起就只能借助神器搞定了。附上之前写的辅仁和陈垣故居的一篇一座老城,一所老校,一位老人——访辅仁校园与陈垣故居,里面有些许图片和简单的介绍。辅仁对面就是恭王府了,不过要想好好转转恭王府的话,恐怕还是另觅单独的时间为好。恭王府在往东,可到郭沫若故居。到达郭沫若故居,已是位于前海西沿了,这一整条街才算结束。若是还有时间与兴致,前海西沿的荷花市场不妨一转。夏日观荷赏景,当属此处最胜。(5)西四地铁西四站A口出,或者公交西四路口北站下车。稍往北走就可从西四北头条开始逐条走下去。
靠近西四北大街的一侧已经是有名的电子产品市场,而往里走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西四之所以值得一转,因为这里是北京四合院风貌比较好的地区,有着传统的北京胡同,又不像南锣鼓巷等地那么喧闹。也许清静之中,还可以跟住在这里的人们闲聊家常,了解一些他们所经历和听说的北京故事。北头条南侧有历代帝王庙;北三条有程砚秋故居,现在他的后人仍住在这里,有幸的话也许能够巧遇。(6)东交民巷地铁前门A口出,往北走50米左右,天安门广场东侧一个有台阶的小胡同往东进去就到。
虽然从历史书上学到这个是近代的使馆区,是记录着中国挨打的耻辱的地方,相比起圆明园遗址公园等地,这里鲜有人问津,却不可不谓适合闲逛与回忆的地方。英国使馆旧址、比利时使馆旧址、法国邮政局旧址······基本是按照各国自己的建筑风格建造的。如今,很多使馆的旧址已经被改造为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是饭店宾馆,但是基本上保留着建筑的旧貌。所以这是一个在北京就能把世界多地的建筑风格特色都欣赏了解到的地方。日后有时间再把主要的使馆旧址的位置整理放上来。顺便提一嘴西交民巷地铁前门C口出,往北走50米左右,天安门广场西侧。
跟东交民巷隔中轴线对称的巷子,西交民巷的主要看点是近代银行旧址建筑群。对钱币感兴趣的可以来转转。还有钱币博物馆(国博也有古代钱币展)。(7)史家胡同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A口出,往北在路东的小胡同。
看四合院,除了西四,史家胡同也不错,它也是设计周的展览地点之一。这条街以前的住户,大多非富即贵,住有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还有富可敌国的大财主。史家胡同53号曾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住宅,后成为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现在是好园宾馆。32号曾是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的住宅。20号院是一个文艺大院,北京人艺曾经在这里入驻,许多早期经典作品都曾在这里排练。现在这条街仍然是很多文艺青年的喜爱之地。往北侧的内务部街上,还有梁实秋先生的故居。大概就这些,想到什么的话再补充。---------------2016-02-01补充更新------------前面都是说了可以一个人去的地方。今天要补充的是:一个人,可以去遇见更多人。推荐一个活动平台——Someet(微信平台ID:Someet2015)。它是一个青年自发兴趣活动平台,主阵地当然是在北京,提出的理念是“让年轻人聚在一起总是好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平台发起和参与活动,一般都是在周末和假期。放2篇某周的活动汇总一起聊聊|没有永远沉默的对白,也没有永远孤单的你北京本周末青年人自发发起的47场活动,他们相信星火可以燎原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主要的活动形式。如果没有人陪你过周末,何不走出去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感兴趣的事情呢?也许是聊聊同一本喜欢的书,也许是跟大神学一种乐器,也许是跟陌生人亲密接触······如果你有小特长也可以组织一次活动分享给他人。每一项活动都会有专门的产品经理组织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他们给了我什么好处...只是推荐一下而已,无广告向)我只参加过一次Someet的活动,但是印象还挺深的。参加的是以前一直关注的“在地理中旅行”的创办者在Someet上发起的“胡同之旅”的活动,地点在一间工作室,人数大概13人。大家一起聊对北京的胡同印象和故事,各自设计有趣的胡同路线,非常开心。也许以后会po几张当时活动的图(也许不会)。总之,一个人无所谓。毕竟,Peoplewillmeeteachothereventually.
■大概路线可以这样:以东四的【三联书店】为起点,沿着美术馆后街到【东棉花胡同】,再到【南锣鼓巷】,一直往北走到鼓楼大街,要么右拐去【MAO】看演出,要么左拐去烟袋斜街溜达一圈,其实跟南锣鼓巷差不多,最后到达终点后海。
中午去美术馆北公交车站对面吃一顿小陕娃的面。
然后去对面的三联书店蹓跶一圈,买两三本书,再到二楼的雕刻时光咖啡厅坐几个小时。
傍晚时沿着美术馆后街往北走两站地到达东棉花胡同,这里是中央戏剧学院。
穿过胡同是南锣鼓巷,除了人多,也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你可以蹓跶一圈走到鼓楼大街。
到这里有两个选择,一是右拐一百多米去MAOLivehouse看演出,具体演出信息自己查。
第二个选择是右拐去鼓楼,到那里后可以逛一下烟袋斜街。
走到尽头就是后海,在后海看看人来人往,也可以找个小酒吧喝一点。微醺之后,差不多就可以回家了。
以上只是一天的行程,也是我有时间的时候会走的路线。不过多数时候,我只在雕刻时光呆到晚上直接回家。祝你们玩的愉快。
■1.上午睡个自然醒。2.醒了之后,出门随便吃个饭。3.找个离家以及影院近的咖啡馆,看一下午书,再通过咖啡馆的wifi在APP中买个电影票,然后去看电影,结束后回家。
■我发自肺腑的认为应该去健身。随着身体素质慢慢变好,你会爱上健身,继而发展出其他喜欢的运动。比如某种球类,瑜伽,跑步,攀岩,各种的。长期坚持,偶尔学学其他的东西。在国内空气,水,食物质量都堪忧的情况下,更加要坚持有个好的体魄才行!!!
■今天刚去完植物园,过来强行答一记。作为一个爱拍风景的单身狗,虽然在帝都同学、朋友不少,但是,基本都是男生啊,所以只要出去拍拍拍(不是啪啪啪2333333)、、、我这大半年来,都是一个人去的。下面总结下我作为独行汪一般都去哪些地方。不错的公园:地坛公园,景山公园,北海公园,恭王府,紫竹院,圆明园,植物园,颐和园,森林公园,动物园。另外,香山,长城,八大处,是个爬山锻炼身体相当不错的地方。科技馆,博物馆之类也推荐几个: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故宫,动物博物馆,天文馆。看书的话: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各大高校自习室、图书馆(如果能办到访客卡的话)推荐两个人多的地方逛街(逛起来就不觉得孤单了):西单,新中关。晚上的话,蓝色港湾和世贸天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晒下常去的森林公园和今天去植物园的图。作为居住在八号线附近的汪,最常去的当然是森林公园。这里植物覆盖相当之丰富,跑步人数相当之众多,湖水湿地相当之美丽,还有相当多的鸟和鱼,花花草草,各种果树都很多。比较适合跑步,饭后闲走,放松眼睛身体,呼吸新鲜空气,风景狗也比较适合来这里取景。
推荐阅读
- 为啥很多外地人在北京的地界混,却又歧视我北京人,这是啥心态
- 北京买车,可以在北京当地上广东的牌吗
- 北京小米总部门禁卡收费吗
- 马上毕业本科生,北京19W和苏州16W的工作,咋抉择?
- 北京八大胡同当年是咋样一番盛景是咋形成的
- 「北京有 6000 『中介业主』手里有 300 『间』房屋」的说法真实吗
- 北京最好的皮肤科医院是哪家
- 医疗水平和资源 上海和北京哪里更好
- 北京冬天骑电动车上下班靠谱吗
- 你们谁用过北京广信康伤疤恢复的药,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