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做啥,可在5年后受益匪浅

20岁时,做对这3件事大概率可以让你少走弯路:选对行业摒弃红灯思维保持专注01
选对行业,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从毕业到现在的经历,那就是「起起落落」。
毕业四年,月薪4000。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岁月磨平了我的棱角,一心只想过安稳的日子。
可现实中哪有安稳的日子,你只不过是透支未来的生活罢了。
如果事情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除非是中了大乐透,或者行大运,否则,我的一生将一直这么平庸下去。
后来,误打误撞接触互联网,三个月后,我成功转行,一年后,我跳槽成为部门经理,再后来,我离开公司,成为自由职业者,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情况,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做对了选择。
选择一定是大于努力的,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是真理。
历史的车轮、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趋势,远大于个人的努力。
很多人认为人定胜天,过于相信个人努力的作用,这是对努力的一种误解。
如果你是在一个新兴的行业,那么个人的努力将会让你撕裂般的成长;如果你是在一个日薄西山的行业,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对抗整个行业的趋势,这根本是鸡蛋碰石头。
所以,关于行业的选择,一定要选择对的行业,新兴的行业,这比什么都重要。
梁宁在《产品思维》里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对双胞胎在2010年一起毕业,一个进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
7年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年薪百万,很多投资人和猎头都在挖他。而去报社的那位,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这对双胞胎当初的起点都差不多,为什么几年之后,差距这么大呢?
原因就是他们依附的平台不一样,201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腾讯的势能在快速上升,而传统媒体在急剧萎缩。
大环境不好,你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再说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转行的时候,自媒体行业其实已经没那么吃香了,随着大量的人涌入,自媒体对人才的需求没那么旺盛。
根据供需理论,后面转行互联网的人,薪资待遇会低得多,比如我刚转行的薪资是5000。
而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他比我早一年入行,起始薪资是8000。
当时我觉得她很厉害,刚转行就能拿到年薪10万的offer,但其实我和她的能力是差不多的。
你看,同样的行业,入行早晚的差别都这么大,更别说行业之间的差别了。
从这件事中,我总结出两点:
第一,选择大于努力,选对行业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我并不是说努力没用,我是说在选对行业的前提下,个人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有潜力的行业呢?
这里分享一个方法,点线面体:
点:即个体,具体指每一个人;
线:一家小型公司;
面:一家平台型公司如腾讯、阿里、百度;
体:一个时代的趋势,一个有潜力的行业。
如何解读呢?
你想要更大的职业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选择一个有潜力的行业,然后,借助大型平台公司的势能,你才能事半功倍。
借助势能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是成为大公司的一员,你的个人价值随公司一起提升。
可是大公司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职位的数量不多,更多人是通过第二种方式。
第二是依附这个平台。
比如现在的自媒体,大多是依附在腾讯这个平台,因为腾讯这个平台的势能是最高的。
当然,现在字节跳动这个平台的势能也越来越高,是腾讯强大的竞争对手。
点线面体是一个非常好的判断行业潜力的办法,很多人说不知道该如何做职业规划,首先你应该选择一个有潜力的行业,这是前提。
根据「点线面体」模型,你也可以找一个快速上升的行业,依附一个势能高的平台。
02
摒弃红灯思维,是你快速成长的关键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自己的一些思维方式,阻碍了我们的进步。
当我们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第一反应不是去思考对方这么说是否合理,而是直接反驳回去。
这种现象,叫做红灯思维。
仔细一想,身边这样的案例真不少。
比如朋友之间讨论问题时,有些人还没听完对方的建议,就急着反驳,最后连人家说什么都不知道。
有红灯思维的人,总是固步自封,拒绝接受新的观点和知识,遇到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总会不加思考的反驳。
因为思维受限,不愿做出尝试,所以有些人即使非常努力,进步的也非常缓慢。这类人,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在职场上很危险。毕竟,哪家公司都不想要这样的人。
而且,这样的人很难抓住机会,他们只会把机会当成麻烦,最后,看着机会白白从自己身边溜走。
这我是深有感触的,公众号刚出现那几年,正是一片蓝海,那时,公司准备把公众号交给我运营,当时我认为公众号毫无价值,觉得这就是一份打杂的工作。
于是,把公众号搭建起来后,就辞职走人了。如果当时有一点意识,去网上查一下资料,也许就能改变我的看法。
红灯思维,是阻碍你进步的最大因素,一定要纠正。
很明显,要摆脱低效努力的陷阱,就要改变这种固步自封的心态。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红灯思维呢?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好好完成本科学业。
本人于某二本大学本科毕业,后成为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去常青藤留学的毕业生。研究生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同时在一个美国前十的商学院读MBA。
当初本科学校的学习气氛实在是相当的差,比如:
有次食堂门口有个书市摆摊,一个住在学校附近的老大爷溜达过来对卖书的人调侃:你们在这里摆摊赚不了钱,这个学校的学生根本不读书。有次在校园里听到两个女生议论另一个同学:"XXX可太不成熟了,都大三了还天天去图书馆呢。"经常有成功的学长学姐毕业后回母校分享“成功经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本科学的东西将来用不到10%。于是台下的学弟学妹听了以后纷纷点头:还好我没花时间学习。学院党委书记经常鄙视留学和考研的同学,说:“最优秀的毕业生都应该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在这样一所大学,一个人边啃GRE,边拼GPA,边被嘲笑着。但是我觉得这是我年轻时做得最正确的事情。
留学把我带到一个新的平台:研究生的同学都是国内外牛校的毕业生,我觉得压力山大,边补外语,边学专业课。第一个学期拿到4.0的GPA。但当时适逢美国失业率历史最高点,作为没身份,英语说不利落的国际生,消极的情绪在所有大陆来的学生中蔓延。好在我本科时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氛围:
"没有身份根本找不到工作,咱们上一届找到工作的都是美国人,ABC,或者绿卡。。。""又要和新的毕业生竞争,又要和那么多刚被裁员的有经验的求职者竞争,拿什么和他们争呀。。""美本和phd好找工作,master就是回国的命,还是看看国内投行券商的职位吧。。。"
为了理清头绪,我在网上找了几十份感兴趣的招聘广告,分析里面的关键词,像leadership,teamworking,quicklearning,detailoriented,selfmotivated这种出现率极高但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词被我自动过滤掉以外,剩下最重要的几个词:experience,CFA,Communicationskill。分着说我怎么解决的:
Experience:作为国际学生,在美前两个学期在校外工作是违法的,所以我只可能找校内的工作。但是去看游泳池看图书馆之类的工作对我的简历完全没有任何帮助。于是我在校内列出的所有工作中锁定了一个对口的职位:给商学院教授当助研,分析企业高管期权资产组合对其工作成果的刺激作用。这个工作需要用到:1.期权定价模型:本科学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个国内根本没有的金融产品有什么学的必要,而应聘时却感谢曾经的自己。2.计量经济模型:本科最爱的课程之一。当时和我同时竞争这个职位的有美国学生,也有来自国内top2其中一所的牛人。非常幸运,那个教授最终决定雇佣我——我也赚到了来美国后的第一笔工资,在我简历上空白的工作经验一栏添加了现在看来微不足道当时看来却又至关重要的一笔。CFA:本科时完全没听说过这三个字母,或者听说过却把它当成CPA了。借来室友的CFAlevel1教材时,吓了一大跳:6大本,每本都像一块板砖。但是再一看目录,突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至少50%的内容本科都学过(我本科非商科,非金融)。当时就想起了乔布斯的话:“Youcan\u0026#39;tconnectthedotslookingforward;youcanonlyconnectthemlookingbackwards.Soyouhavetotrustthatthedotswillsomehowconnectinyourfuture.”正是所谓的功不唐捐。Communication:所有的留学生都有适应语言的阶段。我本人也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背诵,朗诵,找nativespeaker聊天,参加社团聊天,参加教会活动聊天,和中国室友们在宿舍只说英语。。。试了种种方法后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想要一两年之内把口语变得很熟练的难度是极大的;但如果是为了面试,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争取在那30-60分钟内能够makeyourselfclear。于是我又从网上下载了最popular的面试问题,把每道题的答案写下来,每天背诵修改自己的答案。并且每次面试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被问到的问题都写下来,然后把没答好的答案再写一遍,并且附到followup/thankuemail里,向面试官表达自己态度的同时,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

于是,经过了边上课,边找工作,边考证书的生活后,在美国失业率超过10%时,我成为全班最先找到工作的中国学生。这也让我战胜了非名校本科的自卑:无论在哪里,总是普通人多精英少——群体内部差距远大于群体间差距。
多年之后,工作中还在用本科学的东西;面试每一个candidate时,无论面试者来自Stanford,MIT,Harvard还是所谓的野鸡学校,我最看重的就是他能否把简历中列出的课程的基本概念说清。。。

12.20.2014补充评论里很多人好奇二本如何申到ivyleague。虽然有些跑题,但是还是补充一些细节:
其实北美master申请只看gre,toefl,gpa。负责录取的admissionofficer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一本二本,大多数只知道Pekingu和Tsinghuau。所以大家完全没必要再纠结985还是211了。
真正的难点是:
周围都是考不过四六级的人。你一个人在考GRE,TOEFL的孤独感,就如同wow变成了单机游戏,但你还要一直练到100级。学校根本没有任何为打算留学的毕业生服务的service。举个例子:我需要自己设计成绩单,在读证明,自己翻译所有课程,教务处卖抬头纸的办公室一周开一次,教务处负责盖章的办公室一周开一次。。。当时我拿着30份120张成绩单60个大小信封找教务处老师盖章时,她以为我疯了。卖萌撒泼打滚后,终于同意为我盖章,边盖边说:“咱们学校每年都有几个要留学找我盖章的,最后都没出去。我要是你就省省吧,真是浪费纸!”没有师兄师姐指点提携,信息的闭塞。我们学院上一届一个出国的都没有,最优秀的学生全部保研了。所有关于留学的咨讯全部来自于网上论坛,新东方教室,和我的高中同学。。。感谢论坛,感谢新东方,感谢我的高中同学!我记得当时大家都在玩校内网,现在已经变成人人网。本校的学生平时的状态日志全是吃喝玩乐骂小三,我当时在校内网把top5学校和我类似专业的在校生加了个遍,超过一半通过了好友请求,以至于我一登陆校内看到的都是他们的状态——每天更新着这些名校生的生活学习动态对自己也是激励。所以也要感谢校内,以及当时通过我好友请求的,陌生的,为我树立榜样的同龄人们!如何在马力全开的情况下仍然能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宿舍每天11点熄灯,我熄灯后用USB台灯和笔记本电源背一小时单词;然后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再读一小时书,7点出门去图书馆的时候,室友们也都没有起床。说实话,我这种室友挺烦人的,睡觉轻的经常被我吵醒。也要谢谢我的室友们容忍了我那几年的“反人类作息”。不过每次到期末,室友向我求助的时候,我也会尽力帮他们度过难关。在残酷的统计规律面前如何保持信念和坚持学习。我的做法是健身,让痛苦和极限不停地刺激自己。健身也让我明白另外一个道理:只有做你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才能进步;每天30个俯卧撑30个仰卧起坐——练一辈子也不会有效果。徒手健身只是最最初级的阶段,当你strongerthanyourweight的时候,徒手健身很难再让你有任何进步了,ifyoudon\u0026#39;tchange,youwon\u0026#39;tchange。本人曾经一个瘦子一年增重15磅,体脂保持在11%-12%。(此处好想放裸照。。。)
相反,也有些好处:
刷GPA很简单:全班没几个听课的,宿舍里最常听见的对话:“我不去了帮我点名”"快去(上课)吧,再不走后面的座位就被占光了"。。。但这让脱颖而出变得极其简单,只要保证每节课都坐第一排,课后再问两个问题,老师一定会爱上你的。然后只要期末前跟老师打声招呼,基本都是90+学院里学生可以获取的学术资源(比如跟着教授做项目)虽然比起一本学校相对贫乏,但如果都集中在你一个学生身上那还是够你编简历和PS的了。放心,没人跟你抢的。

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只一条:实实在在做成一件拿得出手的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