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弱生强”pk“师强生弱”,值得深思


教师|“师弱生强”pk“师强生弱”,值得深思
文章图片
教师|“师弱生强”pk“师强生弱”,值得深思
文章图片
教师|“师弱生强”pk“师强生弱”,值得深思
文章图片
教师|“师弱生强”pk“师强生弱”,值得深思
以前人们常说父弱子强 , 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其实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个“师弱生强”的现象 。 如“师强生弱”表现在在课堂上 , 教师表现太强 , 无所不知 , 无所不晓 , 无所不能 , 滔滔不绝 , 而实践表明 , 教学效果差强意义 , 而“师弱生强”却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
01
什么最令人生气?付出劳动 , 丝毫没有起到作用 , 反而对你的劳动置若罔闻 , 这样的事情最令人生气 。 做过老师的应当清楚 , 站在讲台上激情四射 , 下面听课的学生有的就昏昏沉沉梦游去了 。 所以辛苦讲课的老师很生气 , 老师吐沫横飞上的太累 , 学生毫不领情依然不会 。
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 , 出去培训坐在教室里 , 或者听教育专家的课 , 自己也充当学生角色听课 , 专家们在台上眉飞色舞口若悬河时 , 开始还能被吸引 , 因为新奇还能聚精会神 。 然而半个小时不过 , 热情开始减退 , 专家的话就像催眠曲 , 恍恍惚惚里老师也会神游天外 , 幽会周公去了 。
不是你的课讲的不好 , 也不是专家的讲座乏味 , 更不是学生不积极 。
这里有个常识 , 也是当老师的经常遇到的困惑 。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 。 有一次 , 他在教堂听一位知识渊博的牧师演讲 。
起初 , 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 情景交融 , 令人感动 , 于是准备捐款 , 绝对地心甘情愿加上死心塌地 。
过了10分钟 , 牧师还没有讲完 , 依旧滔滔不绝 , 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了 , 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 心理产生一些不情愿 。
又过了10分钟 , 牧师还没有讲完 , 还在激情四射长篇大论 , 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 而且很坚定 。
最后 , 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 , 开始募捐时 , 马克·吐温由于气愤 , 几乎出离愤怒 , 产生怨恨 , 临走时不仅未捐钱 , 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
这种刺激过多、过度的强化 , 以及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 , 甚至显现出反抗的心理现象 , 人们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
过犹不及 , 超过一定的限度 , 结果往往会走向反面 。 物极必反 , 正如现在节节攀升的房价 , 终究有一天会雪崩的 。
可以老师如果这样超强上课弊端有三:
第一 , 学生太相信教师甚至到了膜拜的程度就会形成依赖心理 , 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 。 而这对于一个学生的长期发展几乎是致命的 。
不自主的学习还不如不学习 , 学生认为教师讲的所有东西都是真理 , 不怀疑、不思考就“装进”自己的脑袋 ,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表达能力 , 合作能力 , 思考能力的培养 , 因而培养的学生大多是性格内向 , 不善交际 , 依赖性强 , 独立性差 , 不善于独立思考 , 看上去温良恭谦 , 实则可能是人格不健全 。
从长远看来 , 这不能叫知识 , 只能叫负担 。 当老师的强表现为一种表演时 , 学生也就只能当沉默的观众了 。
第二 , 教师讲得太全太细 , 不给学生留思考的余地 , 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 只接受知识灌输 , 不去质疑、品味 , 这不能叫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