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资讯|共享员工VS灵活用工:价值、困局和出路( 二 )


2
困局
从对企业和对员工的价值上看 , 共享员工和灵活用工相差不大 。 但为何后者成为当前热点而前者几近消失呢?主要原因在于共享员工的几点不足 , 使它很难再进一步发展 。 恰好灵活用工能填补这几点不足 , 因此企业都会选择后者 。
首先是企业间的共享需求不均衡 。 共享员工与企业的正常招聘以及灵活用工不一样 , 它必须有同时来自两方面发出的需求 。 一方面来自资源让渡方 , 有让渡闲置员工的需求 , 另一方面来自资源使用方 , 有使用闲置员工的需求 。 这两方面的需求缺一不可 。 只有在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满足 , 且有一个起连接作用的平台将其匹配到一起时 , 共享员工才能够实现 。
而灵活用工显然方便得多 , 只需要企业发出用工需求 , 人力资源供应商即可将员工输送到企业 。 当市场需求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时 , 企业通常会寻找最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 。
疫情期间 , 一方面大量企业无法开工 ,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急需员工 , 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发出 , 即可实现共享员工 。 这意味着如果在正常时期 , 要达到某种均衡状态 , 就需要扩大范围 , 而不能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 。 当有多家企业共同发出让渡或者使用共享员工的需求时 , 相对较容易达到均衡状态 。
但即使有很多企业参与共享员工 , 此模式也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 , 如在同一工业区内或同一城市内 。 而灵活用工则不存在地域限制 。
其次是企业对共享员工的需求不旺盛 。 共享员工是一种新的用工形式 , 一些人至今还不了解共享员工的具体表现形式 。 大量企业都认为自己没有共享员工的需求 。 而许多人不认为共享员工未来可期 , 认为此用工模式的市场需求太小 , 可能很多企业一年到头也用不到几次 。 此外 ,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劳务派遣公司就能解决的问题 , 完全没有必要用共享的方式解决 。
事实上 , 企业有招聘员工的需求 , 而共享员工也是为了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 。 这就是说 , 企业并非没有共享员工的需求 , 而是此需求可以用灵活用工的方式代替 。
造成企业对共享员工需求不旺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多的企业主 , 劳动法的意识相对淡薄 , 这一点在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尤为明显 。 对于资源让渡方来说 , 在淡季时 , 也只是让员工放假休息 , 并没有在此期间给它们发放工资 , 或者只发放最低工资 , 或者干脆没有赔偿的辞退 。 如果企业严格依照劳动法 , 则共享员工的需求非常旺盛 , 会积极地将员工共享出去或者使用共享员工 , 以减少自身损失 。
第三是企业认为共享员工操作复杂 。 疫情期间的共享员工既是国内企业的创新自救之举 , 也是一种新模式、新业态的尝试 。 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 加上疫情期间的严格管控 , 以及相关法律不完善 , 让许多企业认为共享员工操作过于复杂 。 一旦疫情控制下来 , 企业便直接从市场寻找劳动力资源 , 极少考虑共享员工 。
事实上 , 排除疫情因素 , 如果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 , 共享员工的实现并不比灵活用工的程序更复杂 , 并且某些时候还可以长期有效地持续下去 。
第四是缺乏有效平台 。 多数共享员工的事例都是由地方政府或者行业协会推动并实现的 , 他们承担了平台的角色 , 起到了连接、推动、调配、协调、保障等作用 。
也有不少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或者互联网平台构建共享员工平台 , 然而 , 那些平台仍是以招聘的方式呈现 , 到平台上发布信息的企业寥寥无几 , 到后来都变成了中介模式 。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 因为缺乏有效的平台 , 就无法体现共享员工的价值 。 而构建一个有效的共享平台 , 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
灵活用工的平台相对简单 , 且此模式已然成熟 , 只要企业发出需求 , 平台即可为企业匹配相应的人力资源 。 企业已经习惯了灵活用工 , 且不说真正的共享员工平台还未出现 , 即使出现了 , 企业还有一个较长时期的认知和了解的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