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与火控,战列舰齐射的关键,火控雷达让战列舰的炮击更为精准
自1903年意大利人在战列舰的火炮布局设计中提出“全重型火炮”概念后 , 美、英、日开始了该作战理念的探索 , 最终以英国率先造出无畏舰为节点 , 海军军舰开始走向大炮巨舰的时代 。 而在19世纪末到20年代初 , 海军军工科技的迅速发展 , 火炮的制造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 , 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炮管越来长 , 射程也就越来越远 。 而无畏舰的出现正是为远程射击而设计的一款军舰 , 而对于远距离炮击和近程炮击不同 , 远程炮击需要观测炮弹的落点以修正设计参数 , 所以火控装置和测距装备成为海军战列舰参与远程炮击的关键 。
文章图片
如果你想要打中别人 , 首先就得先看到别人 , 而为了更好地看到20公里外的目标就需要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测距仪 。 而为了更好地观察炮弹的落点 , 就需要军舰的火炮一起射击 , 不然杂乱无章的射击会使得观测会更加困难 。 所以就需要一起开炮 , 让炮弹一起落下方便观测 。 而这时就需要火控台来统一各个测距平台的数据 , 以进行更为精确的测算 , 而英国在火控方面的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 其中最早的火控台就是德雷尔火控台 , 在搭配德梅里克计算器的使用来进行本舰的航行、速度、距离等目标参数的变化 , 为炮台提供准确的数据 。
文章图片
德雷尔火控台
而无畏舰使用同一口径、倍径的炮管的好处就是可以共用射击火控台提供的射击参数 , 而前无畏舰那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口径的火炮 , 就需要更多的观瞄设备 。 像1905年的对马海战中日本和俄军是从7公里开始对战 , 而在日德兰海战中是开始从15公里外开始对战 , 而在日俄海战中日本一开始也是采用齐射 , 但是在近距离混战的时候各炮位都是各自混战 。 而在日德兰海战中 , 由于距离太远 , 所只能通过齐射来修正弹道 , 以提高射击精度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般完成跨射之后就会进行全齐射
但是所谓的齐射其实并不完全是所有火炮一起射击 , 因为这种大口径火炮在射击时会产生巨大的炮口暴风 , 如果全部一起发射的话强烈的炮口风暴会使得炮弹的散布非常大 , 将严重影响精度 , 所以各炮之间一般都会有着一定的时间差来射击 , 也就是延时射击 , 以减缓炮口风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其实战列舰的射击分类有很多种 , 可分为齐射、全齐射、半齐射、部分齐射、连续射、全舷射等等 。 只要有2门以上的火炮同时射击就算是齐射 , 而这两门炮可以是同一个炮塔里的也可以是不同炮塔里的 , 而分这么多就是为了减少炮口风暴的影响提高精度 。
文章图片
大和级战列舰在全齐射时在35公里的距离上弹着远近散布为800~1000米 , 半齐射时为500~600米
我们平常认知中军舰的火炮向一侧全部射击其实是全齐射 , 这往往是完成前期的火控校射之后才进行的全部齐射覆盖目标 。 在发现目标的时候会采用部分齐射的方式进行目标的校射 , 如果是双联装炮塔的话一般都会左右分开交替射击 , 而全部双联装的炮塔中有一半的火炮进行交替射击的话就是所谓的半齐射 。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的在一战前的校射经验 , 炮弹修正的射击方式是采用“阶梯射击”方式 , 就是先打出近弹 , 之后逐步增加射程 , 每次增加约200米的射程 , 他们认为在第3、4组甚至是第5、6组后命中目标才是现实的计划 。 而美国则认为一旦采用陀螺仪稳定系统后 , 舰炮就应该能舰炮极限射程(34公里)首轮炮击中命中目标 , 感觉这美国人有点飘啊 。
文章图片
由于战列舰在进行炮击的时候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去进行测距 , 所以双方基本上都是进行匀速前进 , 不会进行机动躲避 。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全舰上下齐心协力 , 在颠簸的海洋环境中完成目标的跟踪、测距、瞄准、射击、反馈、修正等工作 , 而这些操作需要炮术指挥官、观测员、火控计算人员、炮手、测距人员等拥有极高的战术素养和长时间的训练配合 , 在进行一轮又一轮重复的工作 。 而到了二战随着更为先进的火控雷达的出现 , 在测距精度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 使得在夜战真正成为可能 。
文章图片
【测距与火控,战列舰齐射的关键,火控雷达让战列舰的炮击更为精准】相比日系战列舰那种依靠长基线的测距仪(可理解为大号的望远镜)观测 , 欧洲那边已经装备了更为先进的火控雷达 , 虽然测距仪在二战时期仍然是白天最主要的测距工具 , 但是真正让战列舰能在夜战中发挥作战能力的就是火控雷达 。 其中在大西洋海战中 , 皇家海军的约克公爵号战列舰围剿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就是在北极圈的极夜环境中完成的 , 双方都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用雷达完成作战任务 。 当然也不能否认测距仪在夜战中的作用 , 毕竟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雾岛号战列舰也同样在夜战中将美军南达科他号战列舰一顿胖揍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人的胖与瘦,哪个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 杨振宁|网传物理学家杨振宁去世,系谣言!昨夜还与友人回信互动!
- 印度_社会|天灾还是人祸?印度多年前与美国联手“监视”中国,现在自食恶果
- 红蜘蛛|防治红蜘蛛与蚜虫,阿维菌素与哪种农药复配,可以提高防治的效果
- 辣椒|关于信仰、哲学与科学的迷思|東西堂主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腰痛,可能与哪些疾病有关?别再拖下去了
- 白云飞|青春榜样|参与大国重器项目!硕博生白云飞和他的万米海试
- 西安市第八医院|西安市第八医院封闭隔离区一检验师确诊新冠,该病例未与外界接触
- 手揉披萨饼胚-与达美乐同款做法
- 防护林|十年来最强沙尘暴杀回马枪!对抗风沙,三北防护林有哪些能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