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包拯|开封有个包青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开封府题名记》碑 , 记录了北宋146年间历任的府尹名录 , 共有183位 , 唯独不见包拯 。千百年来 , 无数百姓曾用手指抚摸这个名字 , 以至于包拯二字已在石碑之上悄然漫灭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纪委监委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开封府内包公文化司法博物馆参观 , 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 。李昊轩 摄
文化 , 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无论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 古代清官廉吏的行为准则 , 还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 都是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自觉的行为标尺和精神食粮 。从今天起 , 本版开设“廉洁文化中国行”栏目 , 行走在中国大地 , 寻找各个城市的文化印记 , 讲述中国城市廉洁故事 。——编者
这年夏 , 天降大雨 , 淹没京城 。开封府尹包拯一面指挥抗洪、保城安民 , 一面调查泄洪不畅原因 。得知京城官宦富豪依仗权势 , 在惠民河两岸霸地筑堤 , 大造豪宅园林 , 导致河道拥堵、排水不畅 , 即下令拆除所有违建的亭台楼榭 , 以泄洪水 , 京师军民一片欢呼 。一切为民 , 不畏权贵 , 这是体现包公精神内涵的一个片段 。
历史上 , 关于包公的传说有很多 。从时间上 , 包公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年;从空间上 , 包公的精神享誉海内外 。而这之中 , 与之相连最为紧密的 , 当属开封府 。
1、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
“汴京富丽天下无” 。开封 ,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 古称东京、汴梁等 , 有着“东京梦华”等美誉 。
漫步在开封城中 , 处处都能领略到宋文化的魅力 。在这样的古都之中 , 按理说会为了纪念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而建立一些祠堂 , 而这里 , 只有一座祠堂 , 那就是有近千年历史的包公祠 。
在开封城里 , 包拯书写了他为官生涯中最浓重的一笔 。“包公倒坐南衙”“怒铡陈世美”“狸猫换太子”“五鼠闹东京”“六劾张国丈”等民俗传说和历史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 。毋庸置疑 , 包公成为了开封的城市名片 。
每天上午九点 , 在离包公祠不远的开封府门前 , 一出名叫《铡美案》的大戏准时开演 , 讲述的是北宋时期包拯将负心人陈世美送上龙头铡的故事 。
在漫长的岁月中 , 包公的故事不断地被加进各种神怪和奇案的元素 , 在民间广为流传 , 后来人们将这些被搬上舞台的包公传奇统称为“包公戏” 。
在开封街头 , 无论城墙根儿还是包公湖畔 , 不管是年过花甲提着鸟笼的老者 , 还是拿着拨浪鼓咿咿呀呀的孩童 , 他们都能够哼上几句“包公戏” 。
包拯扬名于开封 , 而开封府因包拯而闻名 , 它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 , 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在北宋时期 , 被誉为天下首府 。
今日重建的开封府 , 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 , 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 , 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 。
开封府内有一块石碑 , 叫作《开封府题名记》 。记录了北宋开封府183位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 , 寇准、范仲淹、欧阳修、蔡襄等列于其上 。然而 , 打坐在开封府的包龙图之名 , 却寻不到一点痕迹 。
原来 , 是敬仰包拯的后人忍不住去触摸这位青天的名字 , 天长日久 , 形成一道深深的指痕印 。
站在开封府内的清心楼上 , 向西眺望着包公祠 , 清澈如镜的包公湖把两座“包公”建筑连贯在一起 。
关于包公湖 , 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众所周知 , 包公除了黑脸之外 ,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眉头上的“月牙” 。相传这个“月牙”是一面宝镜 , 包公将它贴在了头上 , 就再也取不下来 。当了开封知府后 , 包公就凭这块宝镜 , 夜断阴 , 日断阳 , 明察秋毫 , 为民做主 , 伸张正义 。
推荐阅读
- 开封|经常清洗的饮水机,到底有多脏?实测数据有点扎心
- 开封|养花强根用黄豆水,制作中多添些“它”就没有臭烘烘的味道
- 开封|女人无论多大年纪,穿衣都要精致高级,看50岁的她气质出众
- 包拯|赵达《一片冰心在玉壶》开播 包拯荣当职场纪检委
- 曹延斌:垂钓
- 辽宋夏金|卢俊义上山:为何那么费心把他“赚”上山?原来宋江下了一手好棋
- 辽宋夏金|张兴武丨欧、苏风神与金代四六文创作
- 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宋人有意思:给官帽按上长翅膀,不是为了避免交头接耳,为有气质
- 辽宋夏金,水浒传|双枪将董平的最后一战:以双枪闻名天下,却丧命于双枪之下
- 辽宋夏金,名著典籍|沈括写了《梦溪笔谈》,有“全才”之称,《宋史》为何淡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