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暗战升级!互联网巨头背后的金融科技双十一隔空对垒( 二 )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 , 继去年双11核心系统上云后 , 阿里巴巴全面云原生化 , 底层硬核技术升级带来了效能的提升 。 以支撑订单创建峰值为例 , 每万笔峰值交易的IT成本较四年前下降了80% 。
根据京东数科披露 , 在技术应用层面 , 京东数科凭借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落地应用 , 为生鲜、母婴、酒类、美妆、奢侈品、跨境商品、医药等众多领域的商品提供了防伪追溯服务 , 合作品牌商超过1000家 , 落链数据达到10亿级 , 消费者"品质溯源"查询次数超750万次 。
场景 金融科技未来必争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 , 除了金融、技术等服务成为双十一金融科技公司背后实力比拼的重点 , 场景正在成为更重要的入口 。
以支付宝为例 , 支付宝今年不仅承担着支付底层、技术支撑和金融服务的角色 , 还将成为天猫双11"吃喝玩乐"城市生活第一入口 。 据悉 , 支付宝双11大促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城市 , 在活动力度最大的100个重点城市中 , 9成报名商家都是中小商家 , 很多商家甚至是首次"触网" 。
同时 , 支付宝数字金融政策扶持也进一步升级 。 网商银行为双11中小商家提供超过4000亿贷款 , 并升级0账期政策 , 垫资2000亿元实现"预售即回全款" , 将商家回款时间缩短20多天;花呗联合40多家金融机构授信加码 , 2000万商品及服务支持分期免息 , 预计为消费者节省13亿元 。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 , 得场景者得天下 , 这与通过消费贷业务起家也脱不了干系 。 陈文表示无论阿里系还是京东系 , 其金融科技公司消费贷业务起家的时候都是依托天猫和京东的生态圈、依托于场景 。
他并指出目前金融科技对于坏账风控也需要依托场景 , "如果跳出阿里和京东的体系之外 , 对于坏账的风控是很难把握的 , 所以当大家越来越聚焦到怎么去加强这种风控的能力 , 那依托场景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目前的场景其实或存在巨头垄断的问题 。 在此前监管的发声中 , 就指出在发展中 , 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使得大型互联网企业在资源配置中权利过度集中 , 并逐步强化市场垄断 。 近日 , 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 被市场解读为"数据反垄断"的前奏 , 未来在数据方面的政策也将越来越明晰、更细化 。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在此前财联社直播中就表示 , 之所以有数据垄断 , 是因为场景是垄断的 。 所以首先还是要解决场景垄断 , 然而场景垄断是市场规律的一个自然结果 。 如果强行逆转可能会损失很大的社会效率 。
柒财智库首席分析师毕研广也向财联社采访人员指出 , 目前的固有场景几乎已被定死 , 消费者已经习惯于目前的消费场景 , 未来的消费场景更应该去深耕和挖掘永续的需求 , 但目前来看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还尚不清晰 。
【场景|暗战升级!互联网巨头背后的金融科技双十一隔空对垒】同时对场景和数据的垄断 , 也会导致对消费者的伤害 。 此前银保监消保局局长郭武平提出 , 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更加值得高度关注 。 与持牌金融机构相比 , 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赖购物、交易、物流等行为数据 , 更多依据借款人的消费和还款意愿 , 缺乏对还款能力的有效评估 , 往往形成过度授信 , 与场景诱导共同刺激超前消费 , 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深陷债务陷阱 , 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 , 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