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科面临困难,赋分遭遇质疑:新高考改革争议中前行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启动首轮以来 , 全国各地分阶段分地域稳步推进中 。 2017年 , 京津鲁琼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 , 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 。 2019年 , 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8省份作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市 , 采用了“3+1+2”方案 , 在2021年也将迎来新高考“首秀” 。
此轮高考改革以生为本 , 从尊重学生兴趣、特长角度出发 , 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 然而 , 在今年第二批试点省市的高考中 , 赋分选科引起一些争议和困惑 。 第三批8省份高考方案增加的“1”(物理或历史为必选科目) , 又产生重回文理分科老路、限制考生选择权的质疑 。 新一轮高考改革伴随着争议持续推进 , 应该如何坚守改革初衷 , 保证公平兼顾科学?
1 分省分阶段试点 , 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在此轮高考改革方案中 , 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 语数外3科是必考科目 , 而另外3科选考科目由学生自己选择 。 在首批改革试点地区 , 上海是6个科目中任选3科 , 浙江则是7选3 , 这就分别给了学生20种和35种选择组合 , 体现了尊重学生选择性 , 尊重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改革取向 。
第二批改革试点省市沿用了上海6选3的选科方案 , 即“3+3”模式 , 第一个“3”是语数外3科作为高考统考科目 , 第二个“3”是从物化生史地政6科中任选3科作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高考选考科目 , 以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总分 。
以北京为例 , “3+3”模式分为统一高考与等级性考试两类科目 。 2020年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 , 每科满分150分;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 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 , 考生自主选择3门 。 根据“折算赋分方案” , 等级性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E共5等 , 其中A等占考生比例的15% , B等占40% , C等占30% , D等占14% , E等不超过1% 。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北京2020年应届高考生小詹表示 , 新高考模式丰富了学科选择 , 一定意义上能够减轻应考压力 ,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传统文科或传统理科的学科组合 , 自主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 , 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更有益处 。
第三批改革试点8省市在第二批“3+3”的基础上做了调整 , 采用了“3+1+2”的模式 , 规定了选考科目中必须有物理或历史当中的一科 , 另外两科在余下的科目中任选 , 这个模式给考生提供了12种选择 。
作为第三批改革试点区 ,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金秀说 , “3+3”模式下很多人不选物理 , “3+1+2”规避了这一点 , 更为科学 。 从目前来看 , 新高考改革还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选择权 。 “以我校为例 , 以前分文理 , 学校1000人中选文科的300人左右 , 而现在选择学地理科目的有400多人 , 选学政治的有400多人 。 ”
2 选科赋分带来挑战
新高考改革也给学校、老师、家长、考生带来挑战 。
新高考的选科必然导致中学教学的改革 , 首先是走班制 。 走班制对学校的师资、场地、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 。 多个试点省市的学校校长告诉半月谈采访人员 , 新高考带来的困难包括教室不足 , 师资有的过剩闲置 , 有的普遍短缺 , 教师编制跟不上、积极性不高 , 教学班、行政班交叉管理有难度等 。
南方某中学校长说 , 尽管目前“3+1+2”已缩小了学生的选择范围 , 但仍不同程度面临教师、教室的困难 。 有的城区学校面积小 , 基本一个多余教室都很难提供;有的学校历史、政治教师数量有限 , 教师调配存在困难 。 虽然理论上有12种选科组合 , 但有的农村学校可能只能提供给学生三五种选择 , 条件稍好的城区学校能满足7到9种选科组合已经相当不错了 。
半月谈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虽然改革的初衷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考试科目 ,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 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或学校更多是从避开竞争、更易拿高分、将来好就业等功利角度出发来选科 。
东北一所高中高三学生小张说:“看现在整个环境 , 报物理的同学最多 , 同学中学不好硬学的也有 , 就是觉得理科更好就业、可选报的专业更多 。 ”该校高三学生小李说 , 他们班原来有不少同学想选地理 , 后来改成了生物 , 因为有说法是生物全省报的人更多 , 比较容易进前15% , 拿A级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北京2020年应届高考生小赵说 , 虽然新高考改革让高中生对学科有了更大的选择度 , 但老实说 , 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有限的 , 不少同学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喜欢、特别热爱的学科 , 还是像以前那样依据老师、家长的想法以及大学的专业要求选科 。 有些学校担心学生自己做不好选择 , 或者师资不够丰富 , 还是按照传统的学科组合进行教学 。
刚刚过去的北京新高考令部分家长、学生对等级赋分制公平性和科学性产生顾虑 。 一些北京家长认为 , 赋分分数(等级分)的高低受一起参加选考的考生人数影响 , 一旦个别科目发生考生弃考的情况 , 选考群体的原始得分分布有可能会呈极端负偏态 , 这时很多中上水平考生的等级分数就会比应有水平被低估很多 。
赋分分数(等级分)的高低受出题的难易程度影响非常大 。 有家长举例说:假设北京有48000名高考生 , 其中8000名选考A科目 , 如果有次考试出题者觉得难易适中 , 有480人考满分 , 那么考99分的第481人按照现行的等级分赋分规则将被赋为A4等级91分 , 此时 , 99分和100分的差距被等级转换分给扩大了 。 如果A科目出题非常难 , 全北京市选考此科目的考生最高分为95分 , 并且只有一人 , 第二名为89分 , 那么 , 第一名和第二名也将同时被赋为A1等级100分 , 这就带来不同分数的高分学生大量同分 , 难以区分的怪现象 。
一位北京今年的高考生表示 , 从最终的高考分数来看 , 2020届的分数明显比上一届高 , 且分数分布更密集 , 区分度很小 , 这与等级性考试的赋分方式有关 , 等级赋分只能展示头部学生的学科优势 , 并不能展示所有学生的真实水平 , 这就增大了中段学生的压力 。
3 继续深化改革的路径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中心首席专家刘坚认为 , 新高考增大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选择自由 , 包括选课的自由和考试的自由 。 “对中国的高中教育而言 , 高中生有选择一定比没有选择好 。 ”刘坚说 , 高中阶段的项目制学习 , 能够让学生发挥兴趣爱好、特长潜能 , 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
在他看来 , 降低共同必修内容的比例 , 增加高中阶段课程和高考的选择性 , 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 在选择中发现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 , 在选择中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 , 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 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行之路 , 关乎整个国家未来竞争力 。 刘坚表示 , 从某种意义上 , 激发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 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 。
事实上 , 先行先试的省份都在为改革探路 , 积累可行经验 。 比如第三批“3+1+2”的试点方案就是在前两批试点基础上的调整和优化 。
北京大学考试院的一项实证研究显示 , 自从江苏高考改革以来 , “3+3”模式下物理遇冷 , 江苏籍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数理水平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下降趋势 , 在参加物理、化学等国际奥赛的顶尖学生中 , 已渐渐难觅江苏籍学生的身影 。 因此 , 第三批试点省市对学生选择权设制了一定限制 , 物理成为必选科目之一 。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说 , 这种调整一方面尊重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 , 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由各个省份进行尝试 。
对于“增加物理或历史为必考科目之一是否又回到文理分科的老路上”的质疑 , 一些专家认为 , 过去文理分科对于学生而言只有2种选择 , 现在“3+1+2”仍然给学生提供了12种选择 , 这就是进步 。 钟秉林说 , 学生在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会造成知识体系的不完善 , 进到大学还要补课 ,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 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充满了争议 , 这是可以理解的 , 我们关键是要做一个科学的研判 , 做一个正确的选择 。
多位教育工作者认为 , 新高考实施之后 , 学生进校选科制、分层教学、分组学习、走班教学成为一种常态 。 我国教育差异性比较大 , 有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 , 要尊重这个现实 , 多样化探索 。 目前出现的全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3种不同的模式 , 可以根据学校具体的校情进行探索 , 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 。
专家表示 , 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论证和研究 , 比如考试的难度系数 , 考试的时间点 , 学生选科的指导怎么样更加科学 , 选考的赋分如何更加科学、具有可比性 , 在综合素质录取中如何进一步保证它的公平性 , 如何关注弱势群体等一系列的问题 。 总之 , 高考改革一定要坚持改革的初心 , 不要改了之后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 。
【|选科面临困难 , 赋分遭遇质疑:新高考改革争议中前行】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21期
半月谈采访人员:郑天虹 魏梦佳 王莹
推荐阅读
- 大蒜保存很困难?多加一点它,放1年也不会干瘪发芽,快学一学
- 海平面|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科学家警告:上海纽约等城市可能面临淹没
- 高校|从“选科”到选拔,基础学科人才这样突围
- picc|PICC拔管困难不要怕,预防与处理有方法
- 青少年|为什么青少年患者复学时困难重重?因为家长错失了这个干预良机
- 增高|他赴韩“断骨增高”,却面临终身残疾,成年后还有增高的可能吗?
- 新冠|美国男子称感染新冠一年后 仍感到呼吸困难
- 胸痛|胸痛、肩痛、呼吸困难,若有以下6个异常,可查明是不是心脏病!
- 脑出血|脑出血,到底有多可怕?医生坦言:治疗后,也需面临3个问题
- 预言|比尔盖茨预言:人类将面临另一个危机,威胁全球,比病毒还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