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ivo|监管缺失、效果不明、伤脸隐患 家用美容仪还能让人好好剁手吗?
_原题为 监管缺失、效果不明、伤脸隐患 家用美容仪还能让人好好剁手吗?
洁面仪、美容仪、瘦脸仪……在这个看脸的世界 , 如何帮助消费者变美渐成一门“生意经” , 除了化妆品、医美宣传外 , 家用美容美体小家电更是刮起一阵“劲风” 。 不过 , 这些产品真能达到美容美体效果吗?情况不容乐观 。
“拼人品”的美容仪 消费者小吴被拉入某电商内购群 , 内购群打着价格优惠的旗号向其推介一款金稻KD817电动刮痧板 , 本着69元买不了吃亏的精神 , 小吴购买了这款原标价300余元的产品 。 使用一次后 , 便放在抽屉中“吃土” 。 “使用的感觉很微妙 , ”小吴说 , “宣传中这款产品有振动按摩、营养导入、微电流提拉脸部、刮痧、嫩肤、温热疏络等功效 。 但所谓振动导入 , 只有平摊在手掌上时能感到它在嗡嗡动 , 至今我也不知道应该用它的哪个部位贴脸才能将振动传导至脸上 , 难道要把整个产品平贴在脸上?至于微电流 , 开到最大档时偶有针刺一下的感觉 , 还蛮疼的!”在体验过这款“一次性”产品后 , 小吴将“美容仪”三字移入了自己的“智商税”字库中 。
文章图片
金稻KD817电动刮痧板
登陆金稻官方网站 , 页面显示公司成立于1999年 , 公司经营的产品阵列十分丰富 , 包括蒸脸仪、补水仪、洁面仪、美容仪、美发仪、美体仪、面膜机等等 。 官网置顶有“长期招募网红达人合作 , 代发货、不压库存、零风险”的招募字样 , 可见网红带货对其助力不小 。 搜索电商平台 , 相比动辄数千元的进口产品 , 金稻的美容仪多在100-400元之间 , 其中不乏使用优惠券后几十元的产品 , 可谓“量大管饱” 。
文章图片
不过 , 关于“平价”美容仪的效果与质量 , 消费者争议颇多 。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 , 消费者“君君君小宝贝”反映自己5月份在网易考拉的金稻旗舰店购买一款149元的脱毛仪 , 只用2次便出现质量问题 , 该网友提到此款产品评论区也出现大量消费投诉 , 商家被迫下架产品;而消费者“Doris思朵儿”则投诉称其购买的“金稻智能冷热喷雾蒸脸仪”摆弄5个小时无法联网 , 退货却遭推诿 。
文章图片
当然 , 也有消费者认可其购买的产品物超所值 , 在京东平台一位患有圆锥角膜症的患者选择了金稻KD-2331A蒸脸仪 , 认为其对缓解眼干和胀痛颇具效果 , 而评论区的很多北方用户也认可这款产品具有缓解冬春季节皮肤干燥的效果 。
今年10月18日 , 央视推出一期题为《家用美容仪质量调查》的报道 , 提到市场上大量家用美容仪质量堪忧 , 节目组随机检测了市面上10款热销美容仪 , 其中6款镍释放量超标;5款宣称具有清洁卸妆功能的产品达不到人手卸妆的清洁效果;还有2款加热型产品温控不达标 , 易造成低温烫伤;另有5款产品热导入效果达不到宣称效果 。 10款检测产品中 , 不乏价格在千元以上的高端美容仪 。
或者正如一些消费者在产品购买评价中所调侃的 , 美容仪好不好用 , 有没有效果完全 “拼人品”!
野蛮生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19年我国线上美容小家电市场销售额达到157亿元 , 并预估2020年该行业线上销售额有望突破200亿元 。 而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美容仪器相关注册企业约8万余家 , 仅在2019年便新增注册企业2.4万家 。 淘数据显示 , 2019年淘宝天猫电子美容仪成交额TOP10品牌榜单中 , 前五名为海外品牌dr.arrivo、雅萌、tripollar、nuface、notime , 国产品牌金稻、美悟、璐瑶等紧随其后 。 消费者对美丽的追求 , 激发出家用美容仪行业整体欣欣向荣的景象 。
尽管有央视节目在前 , 但今年“双11”期间 , 消费者对美容仪的热情依然不减 。 以雅萌京东自营旗舰店中一款5999元的美容仪为例 , 截至11月10日 , 预约购买人数已达1800余名;一款3799元的产品预约人数则接近1400左右 。 天猫小黑盒更是推出一款标价8999元的dr.arrivo家用美容仪;此外 , 更有不少系列美容仪套装突破万元大关 。 而消费者对金稻等平价美容仪的购买热情也不减 , “种下的草总要拔起来才甘心”!
当然 , 其中不乏“拔草”后悔地 , 小吴是一个 , 网友“睥睨九天”也是一个 , 他分享道 , “若水石墨烯美容仪下架了 , 若水官网都关了 。 给老婆买的美容仪 , 去京东售后一查商品下架了 , 以为更新换代了呢 , 再去旗舰店和官网一看全都关了 。 哎 , 这样做品牌真得让人很失望 。 ”而他提到的“若水”石墨烯在2018、2019年还在野心勃勃地做市场推广 。
文章图片
不过 , “石墨烯”、“射频”、“纳米离子”都是什么 , 大部分为之付款的消费者知之不详 , 这也是美容仪行业的尴尬所在 。 当前 , 我国家用美容仪市场品类众多 , 但国家层面却缺乏细分类目产品的相应标准 , 且监管匮乏 , 整个行业一定程度上仍游离于“灰色地带” 。 据悉 , 目前适用于家用美容仪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家电通用《GB 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GB 4706.1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的特殊要求》标准以及《GB/T 36419-201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标准 。 此外 , 虽然国家食药监办械管〔2013〕31号文件明确了皮肤美容仪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 但应用于家用美容仪的某些技术却存在使用不当时 , 对面部造成伤害的隐患 。 譬如 , 有消费者反映使用家用射频美容仪后导致眼窝、双颊凹陷 , 需进行脂肪填充;而关于大排灯伤眼、微电流灼伤等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监管“指路”金融数字化转型:警惕市场垄断 加强第三方合作管控
- 车壹条 郭文静|评理想汽车"打脸式"召回:新造车能否挑战监管底线?
- 浙江桐乡开启证后执法监管云模式|浙江桐乡开启证后执法监管云模式,全省首创
- 食品|双11如何选购食品?省市场监管局消费指南来了
- 促销|遏制“先涨价再打折”,监管要重视消费者投诉
- 物流效率|英监管机构:北爱尔兰尚未就脱欧后货物检查做好准备
- 自动续费|自动续费治理、直播带货立规……网络交易将迎强监管
- 培训|“教培坑”该由谁来填
- 电子|强监管时代电子烟断“电”
- 电子|两部门联合发文禁止电商平台销售电子烟 强监管时代电子烟断“电”